給中國每一個省區配上一個成語,看看哪個省的最貼切

2020-03-19   徽臉大講堂

不到海南,不知道什麼是天涯海角;

不到黑龍江,不知道什麼是日久天長。

海南是中國最南的一個省,著名的天涯海角景區就位於這裡,但是中國最南的地方並非是天涯海角,而是海南三沙市管轄的曾母暗沙,靠近北緯3度。黑龍江是最北的省份,這裡的漠河北極村是中國最北的地方。北極村處於北緯53°以上的高緯度地區,因此夏季白天通常長達17個小時以上。

不到西藏,不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

不到青海,不知道什麼是源遠流長。

西藏是中國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這裡的海拔高,空氣稀薄,所以是「天高地厚」。而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些河流都非常長,因此是「源遠流長」。

三江源

不到新疆,不知道什麼是大漠孤煙;

不到寧夏,不知道什麼是長河落日。

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形容邊塞風景的詩句。新疆地區,地廣人稀,沙漠廣布,這種情況下在野外難以看到炊煙,因此叫做「大漠孤煙」。而寧夏是塞上江南,這裡有黃河流過,造就了銀川平原。在落日時候就有「長河落日」的景象。

不到四川,不知道什麼是油煎火燎;

不到重慶,不知道什麼是水深火熱。

四川和重慶,都是中國著名的火爐,因此用「油煎火燎」「水深火熱」。另外,四川以川菜聞名於世,川菜的炒法就是油煎火燎。而重慶以火鍋聞名,吃火鍋時候,就是「水深火熱」。

不到甘肅,不知道什麼是江河日下;

不到陝西,不知道什麼是涇渭分明。

甘肅,是長江和黃河從第一階段流向第二階梯的過渡地帶,江河日下反映了長江、黃河都流經此地的現象。同時也反映了甘肅在全國的地位變化。陝西,主要的河流是渭河和涇河,在關中交匯,出現了涇渭分明的現象。陝西北部是黃土高坡,其水是渾的,南部是關中、漢中,水是清澈的。

不到北京,不知道什麼是位高權重;

不到上海,不知道什麼是空中樓閣。

不到澳門,不知道什麼是一擲千金;

不到香港,不知道什麼是浪子回頭。

不到福建,不知道什麼是限山隔水;

不到台灣,不知道什麼是回頭是岸。

不到湖北,不知道什麼是背水一戰;

不到湖南,不知道什麼是決勝千里。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荊江」段,這裡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著名的三峽大壩就修建在了宜昌。同時,湖北曾經發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湖南是一個出將軍的地方,近代以來出現了左宗棠、曾國藩、彭德懷、賀龍、陳賡、粟裕等著名的軍事將領,所以用了軍事上的詞語「決勝千里」。

不到山東,不知道什麼是泰山北斗;

不到山西,不知道什麼是表里山河。

泰山,五嶽之首。北斗,眾星中光芒最亮者。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和在某一領域的地位或影響力權威。山東在古代出現了孔子、孟子、墨子、孫武、孫臏、諸葛亮、辛棄疾、李清照等文化名人,堪稱「泰山北斗」。

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稱謂,這個稱謂最早見諸《史記》。意思是說外有河,內有山。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瀉千里。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

不到河南,不知道什麼是根深蒂固;

不到河北,不知道什麼是群龍無首。

河南是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之一,許多傳統的觀念在這裡保留比較多。另外,河南的口號是「老家河南」,意思是許多中國人的根。河北,沒有一個領袖城市,被北京和天津割裂開了。

不到江西,不知道什麼是廬山真面;

不到安徽,不知道什麼是捲土重來。

江西廬山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安徽,這裡是項羽自刎的地方,杜牧後來遊覽項羽自殺之地,感慨萬千。他寫的《題烏江亭》詩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不到江蘇,不知道什麼是烏衣門第;

不到浙江,不知道什麼是才子佳人。

烏衣:烏衣巷,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三國吳在此置烏衣巷,以士兵穿烏衣而得名,東晉時,名門望族王導、謝安居此,形容豪門望族的居住地。江蘇是古代世家打住的聚居地,也是著名的帝王鄉,出現了劉邦、項羽等人。

浙江,是古代出才子佳人故事的地方,如西施和范蠡、許仙和白娘子、林和靖、蘇小小等。清朝的趙翼寫到「蘇堤二月春如水,杜牧三生望有絲;一個西湖一才子,此來端不枉遊資。」

不到遼寧,不知道什麼是盛極而衰;

不到吉林,不知道什麼是望洋興嘆。

遼寧,是「共和國的長子」,曾經是中國工業產值最高的省份,是中國重工業基地。如今,衰落了很多。吉林,曾經是中國沿海線最長的省區,但是烏蘇里江以外的土地被俄羅斯搶占。如今站在吉林能夠看到海洋,但是卻沒有入海口。

不到廣東,不知道什麼是富可敵國。

不到廣西,?

不到貴州,不知道什麼是山外有山;

不到雲南,?

不到內蒙古,不知道什麼是揚眉吐氣;

「羊煤土氣」是近年來在內蒙古提到頻率相當高的一個詞,主要用來形容內蒙古資源非常富饒。

還有天津、雲南、廣西沒有找到合適的成語,希望大家多多提供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