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像素、高幀率、高動態範圍——提升影院質量離不開它們

2019-09-26     艾維電影

當前在不少場合,不少人都在談論電影未來的發展。其中,對於未來電影的呈現方式、經營業態以及技術對於這一藝術形式的表現力都有不同的認識和觀點。艾維電影記者看來,這些不同的聲音十分重要,也是當前嚴峻現實提出的挑戰。

電影一直被認為是綜合性的藝術和綜合性的技術,因此,上面的討論毫無疑問都是建立在電影呈現技術的不斷進步基礎之上的。業內不少人都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電影技術的進步和未來的發展。

「更多」,這是指電影影像的像素數,是影像在空間解析度上的提升。圖像數字化以來,像素數的多少一直告訴我們這意味著圖像質量的提升,從幾十萬到幾千萬,讓普通人都知道圖像質量的進步。而在視頻顯示領域,從標清的1.3K(水平像素數),到全高清的2K,到超高清的4K一直到甚高清的8K甚至16K,在技術上已不是遙不可及夢想了。同樣,數字電影也經歷了從1.3K、2K到4K的進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目前,新建影院一般都已具備播放4K電影的能力,4K影片也會越來越多。但相比視頻領域,電影明顯滯後。作為提升電影畫面質量的方法之一,雖說技術已成熟、產業鏈已完整,但明顯還受到掣肘,主要是製作、發行方的積極性不高。原因是製作4K影片的成本較高,大約是2K的150%,但無法在終端影院有效回收。相信,隨著成本的進一步下降,4K電影需求的迫切性提升(面對其他高清視頻的營銷和爭奪),電影對「更多」的追求必將成為共識,放映終端「更多像素」的普及也會加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快」,這是指電影放映的幀率提升。隨著高幀率電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上映,使得人們對「更快」的影像質量感受有了切身的體驗,運動影像不再模糊,閃爍感消失,這是圖像在時間解析度上的提升。高幀率(HFR)技術已成為提高視覺體驗的有效手段。

繼2012年9月數字電影倡導組織(DCI)發布高幀率數字電影推薦實施細則後,高幀率數字電影的發展與應用方向逐漸清晰明確。迄今,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再到解碼放映,電影行業已基本實現對高幀率工作流程的支持。

2013年8月,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舉行了數字電影高幀率應用規範與互操作性研討會,對現有和即將安裝的數字電影播放系統、母版製作、工作流、壓縮過程進行調研,擬將3D影片單眼幀速率提升至48fps、50fps和60fps,將2D影片幀速率提升至96fps、100fps和120fps。研討議題還包括圖像內容壓縮標識、不同放映機在放映高幀率影片及常規影片時的聲音錯位現象、可見偽影的測試材料等內容。

從採用高幀率技術製作的影片放映效果來看,對快速運動影像的清晰度有了明顯提升。但在幀率多少合適的問題上,還存在爭論。從技術上講,120幀或240幀帶來質量的提升是明顯的,但從當前影院設備以及製作流程來看成本過於高昂,從經濟性兼顧效果體驗來說,60幀會是比較可行的方案。因此艾維電影記者認為,高幀率電影應該以60幀起步。

「更優」,是指圖像像素質量的綜合提升,以目前高動態範圍(HDR)技術涵蓋。涉及更高亮度、更寬色域、更高對比度以及更高色深等方面。

「更優像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其主要依據在於目前大多數影視節目製作,前端均採用新一代數字攝像機來記錄真實世界,影像質量已達到一個新高度,其中採用HDR技術不再少數。但在放映終端受到的制約較多,包括環境、銀幕、放映系統及光源等。

在影片後期製作中,RealD公司曾首次在電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中,應用了可實現「更優像素」的真實圖像(TrueImage)技術,即通過計算每幅圖像上數百萬的像素點來調整偽影,重建原始畫面,並採用獨特解析工藝消除噪波來提高圖像信噪比,使圖像顯示更加精細逼真,從而提升圖像整體質量。

杜比公司也發布了可實現「更優像素」的杜比視界(Dolby Vision)技術,可為用戶提供高保真度和高畫質的影視內容,並可增強基於網際網路的在線流媒體、廣播和遊戲應用的超高清與高清視頻信號的保真度,提升畫面亮度、色彩飽和度和圖像對比度,使觀眾能夠充分感受到畫面細節,從而為觀眾提供高品質的視覺體驗。

杜比視界技術通過顯著提升畫面質量和真實還原原始畫面,使創作團隊能夠充分利用更廣的亮度範圍、更大的色域和更逼真的對比度,並能促進4K顯示技術的推廣應用。杜比視界技術迄今已得到好萊塢一線導演、全球主要電影製片廠、電視製造商和運營商的廣泛支持。該技術最近已被打包,成為高端「杜比影院」在畫面上的技術基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放映終端方面,三星ONYX LED電影屏的出現,以其高亮度、高對比度可輕易實現HDR,其他放映機,也正通過改用雷射光源,在亮度、對比度、色域等技術指標方面有了較大提升,同時在銀幕方面通過改進塗層工藝和材料,可以提高成像質量,給實現更優圖像創造了條件。

很明顯,「更多」、「更快」和「更優」都只在某些方面提升了影像質量,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只有把這三種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明顯提升電影影像的質量。因此,目前不少廠商都試圖建立起一種包含儘可能多的影像優化技術的高格式電影系統,通過不同廠商的配合,以及導演、片商的支持,在「更多」、「更快」和「更優」方面做出綜合應用的探索。有些已到了目前技術和設備的承受極限,像4K、120幀以及3D的加持,按數據推算,一部2小時的影片,不管是單機還是雙機放映,其拷貝數據量達到了驚人的8個T,顯然目前的伺服器包括存儲器是難以承受的。現有普通伺服器的處理晶片就不能勝任這樣高速率的數據處理。

因此,要實現最高版本的「三高」技術影片,只能採用GDC的最新款伺服器SR-6400C才可以勝任,另外,採用雷射光源也是必須的,大流明、廣色域、高對比度才能為HDR創造可能。

當然,少數高格式影片在少數影院上映,在商業上是可行的,一是稀缺性、二是高端性、三是圈層性,這也就是之前電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小有成功之處,以及《雙子殺手》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可以預見,電影行業未來將沿著「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優圖像」技術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並隨著其他技術和設備的進步逐漸進入到電影影像品質的普遍、全面提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摘自《現代影院運營實務系列——技術分冊》一書,發表時,作者做了修改。)

想要了解更多電影方面資訊詳情,搜索作者微信公眾號「艾維電影」或者微信號film186」!精彩內容與你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R_fc20BJleJMoPMr8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