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不殺生」排在第一,楞嚴經「淫」排在第一,但餘下罪都不輕。
五戒可以說是做人的基本,嚴持五戒來世還可做人。但是五戒中「不殺生」排在第一位,可見殺生的罪是很重。殺生最重,故首先講殺生。因為眾生最愛惜自己的生命,為了維護生命,甚至願受各種痛苦。《大智度論》云:「世間中惜命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罰、刑殘、考掠以護壽命。」比如,一個人只要能活下來,就算砍掉一隻腳、一隻手,也會心甘情願。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殺生的罪業非常大、殺生的果報極其可怕了。
佛說,一切眾生平等。俗話說,殺人償命,可是殺害動物,我們則認為理所當然。什麼最為寶貴,當然是生命,我們人如此惜命,動物也不例外,由於動物不會說話,也沒有人類強大,所以人類可以輕而易舉地殺害動物,有時是為滋補身體,有時只因為妨礙了你,有時甚至覺得好玩,隨便地殺害動物,完全不以為可惜。萬物有靈,動物不會說話,不代表它們不痛苦,不惜命,不怨恨你。那些不尊重生命的人,造殺生之罪的人,必定會嘗到苦果,損失福報,得不償失。殺生其實就是親自損害自己的福德與壽命。欠債還錢,欠命填命。殺生果報,於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種果報。這是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殺生在一切行為中第一等折福報。
會遭現世報,經常殺生獲多病短命。所謂是「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人要吃羊,羊死了之後,來生又是人,人死了變成羊,生生世世互相地殺、互相地吃,干這些事情!這裡面的罪業是越造越重,這個不能不知道。殺生的果報有十個方面: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恆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出地獄生到畜生道還債。《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講過,不管是殺任何眾生,都會感得五種苦果:一、生生世世短命;二、常遭受恐怖之事;三、仇敵比較多;四、死後墮地獄受苦;五、從地獄中出來,得人身也是短命多病。所以,現在很多人時常感受怖畏,怨敵特別多,自己也有種種不順,這都跟前世殺生有一定關係。
楞嚴經「淫」排在第一,這裡的「淫」分正淫和邪淫,夫妻之間雖然屬於正淫,也要適時適度和分場合。什麼是邪淫,邪淫是指除正常夫妻以外的一切不正當性行為,比如亂搞男女關係等。佛經上講得很清楚,邪淫的罪過很重!你貪圖的,只是片刻之歡,可是你後頭要受無量劫的罪報。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邪淫的果報是「抱柱地獄」。邪淫的果報:一、耗損身體。二、降低智商。三、資財耗散。四、霉運連連。五、前途黯淡。六、名聲不佳。七、婚姻不順。九、連累子孫。十、死入地獄,邪淫者,命終三途。犯邪淫而不改者,死後將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受報。墮入地獄,必受無量苦。經常邪淫嚴重摺損福報,命裡面本應得到的地位、財富、壽命、妻室、兒女等都會折損。經常邪淫還會早死,早死的方式很多。
其實餘下的「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以及十善業對五戒的延伸中「不貪、不嗔、不痴」,如果犯了罪都不輕。經常偷盜的人,《正法念處經》云:「云何偷盜樂行多作?報有三種:謂地獄受,若現在受,若余殘受。彼偷盜業樂行多作,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則常貧窮;若得財物,畏王、水火、劫賊因緣,具足失奪,不曾得樂。彼偷盜業,得如是等三種果報。」《正法念處經》卷十一記載,偷盜之人命終之後,墮大焦熱地獄、大叫地獄、黑繩地獄和眾合地獄。而最重的罪報是偷三寶物,盜取佛家道場的東西,無論一針一線、一草一木,結罪就很麻煩。佛說得很明白:「比丘破戒我能救,偷三寶物不能救。」不但一尊佛救不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聯手來救都救不了。因為三寶物是常住物,通盡虛空、遍法界,所以稱為十方常住。
經常妄語的人,就是說人是非、欺騙他人、惡語傷人、挑撥離間、造謠生事,死後會下拔舌地獄。如果是大妄語,比如未證言證,就是沒有證得聖人的果位,說證得了就是大妄語,會下無間地獄。而誹謗三寶的罪更重,墮地獄,經過百千萬億劫,然後出地獄;出地獄就做畜生,做畜生,再做不知多少生的畜生,然後再做人;做人就貧窮、下賤、盲聾喑啞。
經常飲酒的人,印光大師說會敗壞智慧的種子,還會做出「酒後無德」的事來。一切妄念邪行都是因酒而起,《辨別善惡經》中說:「今生飲酒、酩酊大醉者,轉生到飲銅汁之地獄。」《念住經》中說:「飲酒與制酒者,多數轉生於號叫地獄。」《佛說五戒功德經》中說:「飲酒者,墮落、轉生於燒熱地獄」。
貪,對於世間的名聞利養和五欲六塵,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慾望,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對這些貪得無厭,死後就會投胎到餓鬼道,每天飽受飢餓的折磨。愚就是愚痴,就是對世間的善惡是非不能很好的辨別,就是愚痴死後會投胎到畜生道。而《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里,更明列十項墮入畜生道的原因,不外乎因為貪、嗔、痴而造煩惱惡業,表現在身、口、意的行為中,包括毀罵、惱害眾生,對眾生施不凈物、行於邪淫等,都會得畜生果報。
嗔,就是嗔心見什麼人和什麼事都不高興,老是發脾氣。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只要片刻之間生起對他人的仇恨和憤怒,那麼千千萬萬個妨礙修行的罪惡就會滋生出來。一嗔一地獄,嗔是地獄之源,人一生氣就如同在地獄中行走,煉獄之火焚燒身心,火愈大我們就會愈痛苦,而火大了未免會殃及他人。嗔心還會火燒功德林,一個人所做的功德都成了虛偽。所以經常嗔心發怒,死後會下地獄,因為嗔心就是地獄的因。
所以以上這些行為都是六道輪迴的因,首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並念佛懺悔罪業。常常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還有《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可滅80億劫生死重罪。只有具足信願念佛,果報不在六道,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即三不退菩薩,「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等同於八地菩薩的三不退,因為只有八地菩薩才圓證三不退,而且往生是可以帶業往生,但是不能邪淫,往生是一生成佛的。就可永久解脫生死六道輪迴之苦,六道輪迴的眾生可以說很苦,只有成佛了,才是永恆。因為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並在《阿彌陀經》中,勸我們具足信願念佛,念佛可以說是成佛的捷徑。
所以能一生解決生死六道輪迴,絕不放在來生,來生是個未知數,是靠不住的。古德說得好,「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輪迴路險,莫換題目,老實念佛。畢竟念佛是一生成佛的法門,所以勸自己的父母念佛就是大孝,勸身邊的人念佛就是菩薩的慈悲心自利利他。只有念佛成佛了,才有能力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偉大誓願。所以,五戒「不殺生」排在第一,楞嚴經「淫」排在第一,但餘下罪都不輕。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