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選登(29)|「戰疫」洪流——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紀實作品展

2020-03-21   大美攝影

經過一線抗疫戰士們不斷的努力,加上廣大群眾積極採取疫情防控措施,國內的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三月,是春耕的時節,也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在不放鬆警惕的前提下,企業開始有序的復工復產,人們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整個社會在慢慢的恢復秩序。不過,隨著國外疫情局勢的嚴峻,國內依然存在著較大的輸入風險。大家仍然要做好防控措施,不徹底打贏這場「戰疫」防控戰,絕不能放鬆。


堅守崗位類


《開足馬力趕工期》金立冬 攝

3月19日攝於天津嶼東城10地鐵施工現場。工人們在防疫期間,抓緊時間施工,保障天津10線地鐵線路順利完工。

《本車已消毒》游泳 攝

2020年3月8日,江西省撫州市。在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的高風險階段,滴滴出行的司機將前后座之間用塑料布進行隔開封閉,每天對車輛進行消毒,並張貼警示,請乘坐者佩戴口罩。

《復工》潘竟忠 攝

季節不等人。3月19日,新疆哈密石油基地一個小區的綠化改造工地上,幾名工人配合挖掘機熱火朝天地開挖樹坑。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施工隊從3月11日開始,邊抗疫邊施工,爭取於4月15日完成綠化改造工程,植樹2400多棵。


社區生活類

戰「疫」期的大賣場

許偉亮

期待著金鼠鬧春,不料卻被一場疫情「鼠」在了家裡,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春節。面對疫情,宅在家裡不給抗疫增添麻煩,既是對自己負責,也算是間接地為抗疫作些貢獻。宅家時間變得意外的漫長,所以需隔三差五補充生活物資。居家附近有個大潤發賣場,多數生活物資都從那裡採購,幾次外出均為上賣場採購,通過觀察,某種程度大賣場也是戰「疫」期間百姓生活的一個鏡像。

2月9日,與節前不同的是大潤發內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不再散賣了,均採用袋裝或盒裝的方式售賣,價格也有所上升,兩位老人家正在挑選水果。

2月9日,水餃櫃與節前相比空了不少,價格也有所上升,水餃是主要採購項,故內心閃出了些許不安。

2月24日,防範不能放鬆,大賣場的收銀員和工作人員都是全副武裝。

2月24日,購買食品不再是去大賣場最主要的動力了,購物的關注點也多樣化了,有人在挑選保鮮盒。

2月24日,與半個月前相比,貨品豐富了不少,價格也趨於穩定。反而春節里常被用來串門送禮的商品卻出現了滯銷,大量堆積不得不進行促銷。

2月27日,形勢開始轉好,該考慮改善生活品質了,紅酒是不錯的選擇。

3月2日,水果也能散賣了,五朵金花想把吉祥帶回家。

3月2日,開始有散賣的蔬菜了,一男士正在挑選西紅柿。

3月2日,營業員在為即將到來的銷售潮準備,兩個營業員正在整理毛巾。

3月2日,戴著口罩並不能影響對個人形象的關注,一男士在挑選剃鬚用品。

3月2日,度過了至暗時刻,日常消耗品櫃檯開始興旺了起來。



《找人才「進小區」》金立冬 攝

3月19日攝於天津太陽城小區。疫情復工復產後,招聘公司進小區招攬復工人才,當面簽合同,按指紋。


《老姐妹》游泳 攝

2020年3月10日,江西省撫州市。隨著疫情的好轉,大家趁著好天氣來到戶外活動,幾個老姐妹相約來到廣場,聚在一起聊天,享受著這難得的春日陽光。

《小女孩》黃春香 攝

2020年3月15日,孝感逐步解封第一天。居民帶口罩,憑綠路碼出行。工作人員也不放鬆測體溫。

《送書》周靜 攝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家上網課,老師給學生送書,小區進不去就把書分類擺在路邊等候學生家長來取。

《車間角落的小孩子》劉念 攝

2020年3月19日,山東鄄城縣大埝鎮的一處扶貧車間。受疫情影響,企業已復工復產,但學校還沒有複課。一些孩子只能跟著媽媽一起上班,在車間的角落玩手機。

《有希望的眼神》孫登勇 攝

疫情期間,在家待太久,一位老爺爺抱著孫子倆在公園裡散步,看到他那有希望的眼神,就像看到是疫情的勝利,加油中國。


通信郵政保障類

《風雪通信人》馬培 攝

1月23日,撫順移動全面啟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通信保障工作,24小時監控網絡質量,全力保障撫順地區網絡暢通。圖為工程人員冒雪搶修光纜故障。


《帳篷教室》向代兵 攝

在重慶市黔江區舟白街道叢山村,有這樣一群孩子,因受疫情影響,堅持「停課不停學」,但家裡又沒有網絡,在山上有信號的地方搭建窩棚學習。中國電信黔江分公司得知消息後,多方籌集資源,本該8天的工期,3天就開通了光網和無線網絡,讓孩子們回家溫暖的學習。

《晝夜奮戰》惠向東 攝

3月16日,黑龍江牡丹江聯通積極履行央企責任擔當,將1320平方米辦公區助力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擴容,針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採用現代信息等先進技術,全面提升城市應急管理水平。圖為施工人員晝夜奮戰改造。

《青春戰「疫」 郵我擔當》李菁 攝

17年前非典時期全國人民保護的90後,如今也已奔赴抗疫物資處理一線,為這次無聲的戰「疫」獻上現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