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戰末期,為何美軍選擇了攻打沖繩而沒有登陸台灣?

2019-11-19     國史拾遺

二戰到了後期,日本是被美國吊起來打,然而由於日本人當時腦子極端過頭,還是硬著頭皮在扛,1945年4月1日至6月21日,美日雙方最後一場大規模島嶼攻防戰——沖繩島戰役開打。

沖繩,也就是琉球群島,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日本的南門,所以打得是異常激烈,此戰美軍傷亡達到10萬人,死亡人數竟超過2萬;而日本12萬大軍幾乎就沒有活口,平民死亡人數至少也是10萬…

沖繩島被打得是滿目瘡痍,但是我們不妨設想另一個問題:美國人如果打的不是琉球,而是台灣會怎麼樣嗯?

台灣這不是中國的嗎?但是,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日本在台灣經營了超過五十年,而且把台灣當成南進經略東南亞的前進基地,所以二戰時期日軍在台灣也是部屬了重兵的!

不過,二戰時期,美國也不是每個日軍駐紮了大軍的島嶼都會進行攻打,這實在是沒有必要,太浪費資源了而且會徒增傷亡。美國人當時採取的是「跳島戰術」(英語:Island hopping),這個戰術的背景是:1943年後,盟軍逐步取得了太平洋上的海空支配權,日本的戰略進攻能力基本喪失,所以盟軍便選擇一些具有較大戰略價值的島嶼加以奪取,有些日本防禦堅固的島嶼或者是戰略地位不太重要的島嶼呢?美軍就進行海空圍困,放棄登陸作戰。

用這個辦法,美海軍大大節省了作戰所需的資源,並提升了進軍的進度與成效,而被圍困的日軍呢?這些軍隊無法機動,所以成為了廢棋。

跳島戰術

美軍跳過了很多島嶼,比如諾魯啊,威克島啊,但這些島嶼都很小,日軍駐紮不過數千,美國跳過的最大的島嶼就是台灣島!這個島嶼當時有20萬日本守軍(陸軍165,219人、海軍38,397人),而美國跳過的島嶼中,日本駐軍人數排名第二的是特魯克環礁,也才駐紮了44,593人。

美國幹嘛會跳過台灣島呢?台灣島不重要嗎?當然不是,台灣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其實當時美國海軍方面主張的方案就是攻打台灣(跳過菲律賓的主島呂宋島),並因此做為威脅日本本土的跳板,尼米茲將軍的主張便是這樣的。

但是,這個方案受到了陸軍方面的反對,麥克阿瑟堅持要打菲律賓群島!

為啥呢?這其實既有歷史因素也有麥克阿瑟的個人因素,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珍珠港事件後日軍橫掃東南亞的時候打到了菲律賓,此時美軍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被打一塌糊塗,時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坐鎮菲律賓的麥克阿瑟帶著老小做著飛機倉皇逃竄,這是其必勝恥辱,其發誓要重返菲律賓。

麥克阿瑟表示:「不能把1700萬虔誠的菲律賓基督教徒留給日本人!」。

尼米茲認為麥克阿瑟這是因私廢公,因為按照麥克阿瑟的方案,將有巨大傷亡(菲律賓的日軍人數和戰鬥力遠高於台灣日軍,駐紮台灣的日軍基本是烏合之眾,訓練不足,裝備不足,士氣低落…),兩個人最後爭到了美國總統的面前,麥克阿瑟極力推銷自己的方案,並表示攻擊台灣同樣會有巨大傷亡,而且呂宋島還有數千美軍戰俘需要解救…

最終羅斯福被其說服,因為打菲律賓不僅關係到麥克阿瑟的個人仇恨,還關係到美國的國家信譽。當然,後來菲律賓打下來了,既然菲律賓都打下來了,那自然不需要打台灣了,直接打擊琉球群島就行。

那麼,我們不妨想一下,如果二戰時美軍登陸的是台灣會怎樣?

首先能確定的是台灣的主權問題不會有改變,這個是1943年《開羅宣言》就確定好了的,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當時國際社會沒有爭議,這和沖繩有區別(當然,日本對琉球群島的主權其實也不具備法理,但國際社會對沖繩屬日其實沒有多大抵制),所以雖然美國人打下台灣,還是必須交還給中國(這也是當時麥克阿瑟反對攻打台灣的理由之一:菲律賓是咱們的,台灣是中國人的。美國軍隊跳過自己的地盤而去幫中國人打台灣說不通),同時也不能像在沖繩一樣,肆無忌憚地劃軍事基地。

但,美國人在台灣應該將保留相當的存在感,這不用說了,而且美國人在此有存在感還能找到一些理由:這是我們打下來的。

二戰美軍轟炸台灣,還撒了傳單

而對於台灣來講,這絕對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沖繩的慘劇無疑會落在台灣身上,台灣島勢必遭到巨大破壞,而島內的中國人在戰前一定會被日本人大量屠殺,不過經過這麼一遭,台灣島內絕對不會像如今一樣,媚日思潮風行(現在的沖繩是日本國內對日軍、美軍和天皇最反感的地區)。

當然,美國人沒有攻打台灣,但是轟炸過台灣,二戰時期台北,高雄,新竹,岡山等地均遭受過美軍轟炸機的「光顧」,其中以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轟炸規模最大,造成了3000多人死亡和超過20000人受傷。

當時台北市區落彈狀況

不過,相對於遍地殘骸的沖繩島,台灣算是走運太多了。

作者: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81bgW4BMH2_cNUgXB2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