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30
2019江海英才創業周
暨中央創新區人才發展大會開幕式
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廳舉行
市委書記陸志鵬精彩致辭
傾情推介大美南通——
她南瀕長江,奔騰是她的風貌。長江奔騰萬里到此,巨龍點睛,豁然開朗,不僅為南通帶來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這裡,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與上海隔江相望,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組成城市。得益於獨特的地理條件,南通的產業發展從率先萌芽到全面興旺,至今已逾百年。近年來,我們以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支柱產業和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為重點,打造了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帶動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去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27億元,經濟總量列全國大中城市第19位、地級市第7位,明年有望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正滾滾向前,隨著北沿江高鐵、南通新機場、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等戰略性工程的推進實施,南通已經站上了長三角經濟地理格局重塑的潮頭,正在朝著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和上海北大門的目標闊步前進。在高質量發展風口上的這片熱土,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她東臨黃海,包容是她的胸懷。南通面朝大海,向海而生。伴隨著海落沙漲,一代代先民從八方彙集,孕育了「包容會通」的江海文化。南通始終以海一樣的胸懷面向人才,百年前,先賢張謇便提出要有「世界眼光」,目及全球延攬人才,先後邀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比利時、美國、日本等海外人才來通助力各項事業,使南通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城」。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大批來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師」渡江北上,帶來最新理念和技術,助推南通始終緊跟產業發展的步伐。進入新時代,我們高度重視人才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通過深入實施「江海英才計劃」廣聚人才,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全市先後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60名,入選省「雙創人才」數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二。當前,南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3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近50%,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這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紮實基礎,營造了濃厚氛圍。我們相信,廣大人才一定能感受到南通海納百川的胸懷,更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在江海大地書寫輝煌篇章。
她懷攬河湖,溫潤是她的氣質。一千年前,南通開始築城鑿河,母親河——濠河以葫蘆的形狀護佑崇川福地,賦予這座城市兼容並蓄的溫潤氣質。千年之後,同樣是葫蘆狀的紫琅湖,正在以新的形象、新的方式接續城市文脈。以紫琅湖為地標的南通中央創新區,是區域科技創新引領區、重要創新資源合作承載區、城市轉型發展示範區,是南通未來新的城市核心。這裡區位便利、環境優美、配套齊全,中央森林公園景觀帶縱貫南北,科創、文創、會展、醫學四大中心臨湖而立,人才公寓、學校、商業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創新創業提供了絕佳環境。在做優硬體的基礎上,我們制定「雙百」政策,構建起「100億科創基(資)金」和「10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為核心的政策支持體系。目前,中央創新區已累計引進各類項目80多個,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已經開工建設,中科院微系統所、技術物理所等「國字號」大院大所,以及京東集團等一批科技領軍團隊相繼簽約入駐。上周,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簽約落戶,書寫了一段以創新資源為媒介、推動未名湖與紫琅湖牽手的佳話。正所謂「紫氣東來、琅嬛福地、『湖』納百川」,中央創新區東閣待賢,期待有更多有識之士來到紫琅湖畔,共處願景之地、共享創新成果、共創精彩未來。
她坐擁五山,靈秀是她的底色。狼山、軍山等五山環列城南,如同五顆翡翠鑲嵌在長江之畔,賦予了南通靈秀的底色。這裡生態環境優良,空氣品質持續名列全省第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五山濱江享有「城市會客廳」的美譽,上個月成功舉辦2019中國森林旅遊節,這是這一國家級盛會首次在地級市舉辦。這裡內外交通便捷,滬通長江大橋成功合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展加快,興東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投入運營。這裡營商環境一流,簡政放權創新創業環境評價連續三年全省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被李克強總理點贊。這裡和諧安全宜居,基礎教育全國知名,公眾安全感持續排名全省前列,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人傑地靈的秀美南通,一定會讓人才找到「家」的感覺,體會到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並讓你為成為其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南通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