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樣的父母,別只知道抱怨娃的不是

2020-02-1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如今社會,情商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什麼是情商呢?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人的智商可能有著先天性差異,但是情商的差異主要源自後天環境的塑造。

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坦言:「一般來說,孩子的情商和他的家庭和父母脫不了干係。」有些父母在教育上長期失誤,把孩子教成了「情商低」的人,自己卻常常抱怨孩子的不是,而不從源頭上找癥結。

其實,「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寶爸寶媽們,快來看看你是嗎?

1、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這天數學老師給大家上託管課,一向乖巧安靜的洋洋突然在班上大聲說話,大喊大叫。老師這天身患重感冒,還在發燒,身體很不舒服,她怎麼制止,洋洋就是停不下來。她給班主任打電話反應情況,班主任卻說:「洋洋這孩子,表面上乖巧,其實情緒控制能力很差,以前我也發現他有這樣的表現,為一點小事會大發脾氣。」

後來,班主任給洋洋的爸爸打了電話,爸爸不禁感嘆真是孩子真是像極了媽媽的性格。原來孩子爸爸常年駐外,孩子長期媽媽帶著,孩子媽就有些情緒不穩定,心情好時孩子就成了手心裡的寶,心情不好時,哪怕孩子犯點小錯就難免來頓棍子燒肉。

父母情緒控制能力不強,有情緒就發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父母的處世方式,不分場合,說發脾氣就發脾氣,難免被老師認為是「情商低」的孩子。

2、意志不堅定,而且不嚴格要求孩子的父母

林林的爸爸是大學老師,常常早起學習,而媽媽卻非常愛睡懶覺。這天,爸爸建議孩子大了,要抓緊清晨頭腦最清晰的時光來學習,媽媽頭兩天很配合,帶著孩子一起早起讀書。可還不到一周,媽媽實在熬不住了,讓孩子自己起床讀書。孩子也不樂意了,林林本來就跟媽媽很親,見媽媽這樣自己也不學習了。

媽媽跟爸爸商量:「乾脆不要起那麼早了,又不是起早就能成才的。」爸爸很是無語,漸漸地,林林就跟媽媽一樣,意志很不堅定,不管是學習還是待人接物上都搖擺不定。

意志不堅定的父母把自己的壞習慣傳遞給了孩子,年幼的孩子意志本來就薄弱,父母不以身作則,不嚴格要求孩子,成為了孩子壞習慣的助推器,這樣的孩子情商怎麼高得起來?

3、耐挫能力差而且不鼓勵孩子的父母

薇薇的爸爸本來生意做得很成功,可是因為一次失敗的投資,欠下了巨債。從此爸爸整天借酒澆愁,親戚朋友都來勸爸爸多為孩子著想,趕緊振作起來,可爸爸從此一蹶不振,還常常對薇薇和媽媽拳打腳踢。

薇薇當時立志要趕緊賺錢,讓自己家庭再風光起來,可走上社會後的她,發現競爭太激烈,出人頭地太難,薇薇也變得鬱鬱寡歡,她獨自面對挫折,每天回家看到的都是爸爸頹廢的表情和媽媽沒有生機的樣子,父母從來不給她鼓勵,她總覺得自己是形單影隻的在奮鬥,心理缺乏安全感,性格越來越古怪。

一個人的耐挫能力是情商的最重要表現,那些成功人士必定情商很高,他們是在摸爬滾打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又無數次從失敗中站起來,最終獲得了百折不撓的心理素質。那些耐挫能力差的父母,一次失敗便一蹶不振,他們也不能給孩子鼓勵和安慰,讓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子獨自面對,從而變得不堪一擊,性格古怪,情商低。

其實,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必須自己先做出表率,原生家庭是孩子賴以生存的後天環境,原生家庭父母的樣子,70%都會複製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那30%的作用也會起到負面的效應。

寶爸寶媽們,在抱怨孩子的不是時,請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可別讓自己成為了孩子情商低的助推者。大家不妨來對照改正一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tKxX3AB3uTiws8KPL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