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無私奉獻的人,值得感恩一生

2020-09-01     豫記

原標題:有一群無私奉獻的人,值得感恩一生

2020年的9月10日,我國第36個教師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尊師重教歷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姜子牙就在《太公家教》中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作為春秋末年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

《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

在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長河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

我國歷史上就曾建立過教師節,教師節到底如何由原來的呢?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

不久,國民黨政府改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

1984年12月10日,《北京晚報》刊登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倡議在全社會推動尊師重教之風,設計一個教師的節日。

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等著名學者積極響應,聯合提議設立單獨的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什麼是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什麼是教育?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觸碰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薪火相傳。」

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面對孩童,教授善惡,傳遞知識,守住內心的光明,肩負傳承的重任。

教師,世界上最孤獨的職業,帶出每一屆學生,經歷每一次離別,在鮮活的年輕人中迎來自己的蒼老。

橫式豎式,算不盡老師的愛;字裡行間,裝不下老師的情;一方黑板,是老師耕耘的土地。

馬上教師節就要來了,道一聲:老師,您們辛苦了!

酒,向來代表厚重的情誼,送老師一瓶酒,味濃醇香,讓師生恩情濃厚留長。

菊花自高潔,像極了無私奉獻的恩師,老師每天都上課口乾舌燥,這時候最需要一杯菊花茶,解渴又潤喉。

文元裕鐵棍山藥,地道壚土山藥。

採用古法種植,嚴格按照二十四節氣漚糞、開溝、耕種、搭架、除草、劚,確保山藥最自然最純正的口感。

養生又健康,送老師,最合適。

最能代表河南人的美食,非胡辣湯莫屬了,少不了的味覺體驗,忘不了的恩師教誨。

河南味兒的口音,河南味兒的文化衫,穿上之後,咱的老師就是全辦公室最靚的仔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xiaxia| 撰文

藍家夏夏| 版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s4nSXQBURTf-Dn5-g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