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是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發現和診治的首道關口,目前,上海117家發熱門診24小時開放,守住前沿陣地,築牢疫情防線。
市衛生健康委表示,在現有基礎上,上海還將增加建設18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記者今天了解到,各基層醫療機構已完成選址等前期準備工作,首批發熱哨點診室已經投入使用。
-患者:「我就配點藥,測個體溫。」
-護士:「沒有接觸過境外來的人?」
-患者:「沒有。」
-護士:「口罩戴好。」
在閔行區浦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大門處,護士正在對每一個患者進行體溫測量和流行病學調查,對於發熱或重點國家回國人員,將由護士陪同至獨立於門診區域外的另一幢樓,那裡就是本周剛剛啟用的浦錦社區衛生中心發熱哨點。一走進門就是登記挂號處,配備的高年資護士,會再次對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詳細登記。
護士說:「病人來了之後,(做)一個流行病學調查,這是一個病人登記的信息情況,因為有的要轉出去的,我們要進一步追蹤的,所以說我們一環扣一環。」
這個發熱哨點裡還專門配置了一間獨立診室,一間獨立觀察室,患者登記挂號後進入診室,身穿防護服的全科醫生會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結合相關流調信息,如果是疑似患者則會被轉入診室對面的觀察室,並通知120,由專用車輛將患者轉至最近的仁濟醫院南院發熱門診做進一步診斷。
醫生:「如果他是有明確的這種發熱的,我們可以在這裡給予一個簡單的對症治療;如果他有這個流行病學史的話,那我們會通知醫務科,進行一個轉診,轉診到就是周邊的一個發熱門診,去進一步的治療。」
浦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陸海峰介紹,發熱哨點從肝炎、腸道門診改建而來,明確劃分醫護、患者通道,醫療廢棄物處置也根據要求設置了專用通道。發熱哨點醫護人員全部經過幾輪的業務培訓,確保不遺漏疑似病例。
陸海峰:「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診斷。另外一個就是轉診,登記好以後,有疑似的轉診,形成閉環的轉診,減少了傳染的途徑。」
如果說設在各級醫院的發熱門診是發現疫情的「前哨」,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熱哨點,就是「前哨的延伸」,讓疫情排查的「神經末梢」更敏感、更深入基層與社區,排除「盲點」。
據了解,本市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啟動發熱哨點診室相關建設工作,一批新的哨點診室有望在3月底、4月初投入使用。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呂春璐
編輯:趙旻
責任編輯:黃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