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車流中,4歲幼童不慎從台階上摔倒,被過往的轎車撞傷,躺在馬路旁邊。危急時刻,一名途經此地的外賣小哥迅速將孩子救起送醫,並為其墊付近3萬元手術費……因救助及時,男孩很快轉危為安。救人小哥名叫周大坤,1986年1月生,河南省睢縣人,現在鄭州市經營一家便利店,同時兼送外賣。2019年7月,周大坤入選「中國好人榜」。
好人365
一段47秒的故事
現在仍然無法知道這名四五歲的孩子最初為何會獨自一人橫穿馬路。不幸就在這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況下發生了。
視頻顯示,2019年3月16日12點49分30秒,鄭州市經五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路段上一輛經過的白色轎車將孩子撞倒。「砰」的一聲響,騎電動車送外賣路過此地的周大坤意識到身後發生了事故。回頭看時,周大坤發現因為孩子身材矮小,且處於很多駕駛員的視線盲區內,後邊很多車輛並沒有避讓的意思,仍在緩緩前進。
「沒想那麼多,不救他,會造成第二次碾壓,情況會更嚴重。」看到這危險的一幕,周大坤立刻掉頭逆行到現場,從白色轎車右前輪抱起了孩子。突然發生的事故令肇事司機有點懵,愣在一旁不知所措。
周大坤一邊冷靜地指揮肇事司機報警並聯繫孩子父母,一邊查看孩子傷勢。發現孩子嘴裡流血,神志開始出現不清醒後,周大坤不敢耽擱,一把抱起孩子,左手緊緊護著,右手駕駛電動車直奔河南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整個過程僅僅持續了47秒。
周大坤把孩子送到醫院
在醫院,周大坤為孩子墊付了3萬元手術費,並簽下了責任書。10多分鐘後,交警、肇事司機和孩子家長都匆忙趕了過來。醫院隨後主動退還了周大坤之前墊付的錢。14時許,周大坤從醫生手中接過剛做完手術的孩子,把孩子安頓好。17時許,看肇事方與孩子家長已經處理好相關事務,覺得自己已經幫不上忙的周大坤這才離開醫院。
被救孩子的父親給周大坤送來錦旗
離開醫院後的周大坤並沒把自己送孩子去醫院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沒有對任何人說起。直到3月26日孩子的父親送來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周大坤的好人好事才被大家知悉,並獲得了國內媒體的注意。但面對突如其來的關注,靦腆的周大坤並沒有太多的修飾和言辭,他平靜地說:「孩子被撞了,碰到誰都會這麼做的。」
而這件好事,
也讓周大坤背後
那令人飆淚的勵志故事
一點點浮現……
催淚的成長故事
周大坤對數字似乎特別敏感,能一口說出許多一二十年前的日期。對他來說,這每一個日期背後都一段需要銘記的經歷。如果把這些經歷改編成劇本,一定能拍出感人至深的催淚大片。
1986年1月2日,周大坤和雙胞胎弟弟在寧陵縣張弓鎮出生。由於父母離異,母親實在無能力同時撫養兩名孩子,便把出生不久的他寄養在娘家。在14歲之前,周大坤都在睢縣胡堂鄉東郭店村與姥姥、姥爺相依為命。
家裡窮,又沒有父母的關愛,周大坤的童年缺少了很多本該擁有的快樂。14歲那年,因為家裡無力再為周大坤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不得已,姥爺聯繫到了自己在睢杞戰役時的老戰友,一位已在少林寺出家的僧人釋行舟。從2000年起,周大坤開始了吃住、學習在少林寺的半出家生活。2002年,釋行舟到東莞某寺院,周大坤也跟著老和尚來到東莞。一直到2013年,他才再次回到河南,落腳在鄭州。
艱苦的環境磨練了周大坤堅忍不拔的性格。跟隨釋行舟生活的十多年,周大坤在寺院內完成了相當於工藝美術專業本科學歷的學習,在文物修復等方面有了專長。從16歲開始,有了一定自立能力的周大坤開始拚命地打工掙錢。他說自己從不挑工作,只要能掙錢不管多苦多累的活他都願意干。
2017年5月18日是周大坤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日子。這天,在上海參加文化藝術活動的他獲得了業界的認可,認識到了更多朋友,有了更多發展的機會。從這天起,周大坤慢慢有了一些積蓄。
2018年11月20日,周大坤說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天,用自己的積蓄在鄭州花園路附近開了一家便利店。空閒時間,他還會跑外賣掙點錢。
2018年12月18日,是周大坤最興奮的一天,作為河南省文物修復方面的代表人物他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回憶起那一刻,周大坤至今興奮不已:「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有這樣的一天!」
善良塑造了善良
時至今日,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難點、焦點。自小缺少父母的疼愛,缺少物質基礎的周大坤在成長中有沒有產生某些心理的陰暗面?周大坤很坦誠:「我從小就有心理陰影,後來長大了,漸漸明白了很多事,但一直到現在這個陰影還是不能完全消除。」周大坤之所以能夠逐漸擺脫心理困擾,成為一名樂於助人的人,是因為不斷有人在他困難的時候幫助他,拯救他。
大概在1995年,河南省文聯第一屆主席蘇鶴田因為健康原因返回睢縣老家修養。期間,蘇鶴田到周大坤就讀的小學代課,給予了周大坤許多細緻的關懷。「老人家鼓勵我,給我寫了很多字,寫了很多詩,讓我開朗了很多,心態也好了很多。」
2003年,周大坤突發疾病,急需治療。但貧困的家庭實在無力支付治療費用,姥姥、姥爺偷偷抹著眼淚,周大坤也一點點絕望。這時候,周大坤的一位朋友向自己的長輩任長霞求助。「警界女神警」任長霞給周大坤匯來了1000元錢救命錢,也再一次讓周大坤感受到了人間溫情。周大坤立志要做一名有擔當的人,要做一名對社會有益的人。
我會回家的
33的周大坤至今未婚。特殊的成長經歷令他十分嚮往完整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在蘇鶴田、任長霞、釋行舟、姥爺這些對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陸續離世後,他更渴望與家人的團聚。
「感情上的事情不能勉強,還得隨緣吧,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多做一些事業,爭取能有一些突破。」「下一步我打算回睢縣。姥姥、媽媽、弟弟、繼父,還有一些親戚都在睢縣,家在睢縣。我現在想開了,還是希望能與家人在一起,一個人飄在外邊的感覺不好。」
按照周大坤的計劃,近期他會回商丘把戶口從寧陵遷到睢縣,再找個合適的機會返回家鄉守著家人過幸福日子。他還打算把與朋友一起投資的一家酒廠從黑龍江搬回睢縣,把自己生產的「龍江福人參枸杞酒」帶給鄉親們,把自己的事業帶回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不論走到哪,根總歸是在商丘的,遊子也總歸是要回家的。」周大坤說。
不少網友被小哥的善行所打動,
紛紛表示:
因為總有外賣小哥救人的事情發生,
所以「如果你點的外賣遲到了,
請別著急,
為你送餐的外賣小哥可能正在救人! 」
車水馬龍的街頭,
人們步履匆匆。
忙著送單的他,在和時間賽跑,
卻在看到受傷孩子的那一刻,
停留駐足出手相救。
平凡樸實的他,
有著一副俠義心腸。
他說沒想那麼多,
我們卻在這一系列的動作中,
看到一顆靈魂的閃光——
救人、送醫、墊付手術費。
3萬元,
要接多少次風裡來雨里去的訂單,
他沒有算過,
為了一個陌生的小生命,
他毫不猶豫傾囊相助。
他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用個體的善意
把正能量傳遞。
一念善心,讓一個孩子得救。
感謝這份凡人善舉,
讓一座城市更有溫度。
記者/賈若晨
編輯/小明
來源/中國文明網,綜合京九晚報、央視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