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小而美」的北京故事,還需細打細磨

2019-10-04     北青藝評

2019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活動,以多元化形態緊鑼密鼓走過盛夏,成為自2012年以來透視時代風雲、描摹新時期人生命運的劇場瞭望塔。

本屆展演以「成長·同行」為主題,20部作品分為「古·今」「變化」「生·活」3個板塊,創作語彙不拘泥於劇種門類,從話劇、京劇、崑曲、越劇、淮劇、河北梆子、現代舞、形體劇中追求跨界通門的無限可能,攝取時代審美新貌。題材上以細微獨特視角觀照宏大斑駁的社會衍變,注重風情民俗和文化符號的絲絲相扣,語言上傳達人物內在精神蛻變,形式手法簡潔凝練,追求以劇敘事、以劇寫意的當代呈現。

《點心》

《點心》《書店》《男人還剩下什麼》《辣椒·巧克力》《我是餘歡水》《朝陽門外·雅寶路》《愛轉機》等一批關切往昔今朝精神氣質的舞台作品,帶觀眾一夜走過半生,喚起了五味雜陳的心路共鳴。另一方面,京淮劇《新烏盆記》、河北梆子《台城柳》、京劇《好漢武松》、越劇《陌生女人》、崑曲《反求諸己》等傳統戲曲,在融合表達中催生出與時代同步的精神本源。就像立陶宛導演里馬斯·圖米納斯所說,「戲劇的特徵之一是所處時代的聲音,這讓戲劇具有了天籟之音。」

《愛轉機》

話劇《書店》如同一面由40載時光構成的凸透鏡,用其間的奮發進取、迷茫慾望,照見眾生百態殊途同歸的精神皈依。話劇《我是餘歡水》把都市生態放進超時空的魔幻世界裡重新黏合,兼顧了商業觀賞性和戲劇表達的平衡。《生逢燦爛》表現了上世紀北京工業經歷的崎嶇改革,以及下崗工人自強不息又豁達豪邁的襟懷。黃盈的話劇《點心》表情浪漫內核殘酷,以想像心理時空表現了北漂蹉跎而堅韌的創業軌跡。在導演技法上成熟統一,視覺處理流暢空靈,行動線索貫穿完整,動力強勁。人物每一次走到絕境頂點,都以童話意境令舞台格調反轉跳脫,淒涼而溫暖,孤獨而甜蜜。《愛轉機》詩意輕盈地以機場的象徵符號捕捉快節奏現代社會三個年齡段情感的迎來送往:愛而不得,愛卻錯失,失去才驚醒。敘述乾淨清晰,語言個性清新。《男人還剩下什麼》傳達了原著深摯厚重的文學內涵:一代人對愛犧牲奉獻,如同無言佇立的白樺樹;一代人放大自我訴求、無處安放內心。

《北京·我們》

本屆「北京故事」遴選的兩部外國經典都準確融入了中國當代社會生活問題。契訶夫《普拉東諾夫》的舞台造型貫穿著對經典的表現主義解讀,難能可貴的是導演始終篤定的訴求,抓取到了華麗而虛空的精神本質,通過舞颱風格統一完整地詮釋。根據法國莫里哀戲劇獎最佳編劇獎作品改編的《辣椒·巧克力》在靜水潛流中捕捉歲月埋藏的情感癥結,觀眾宛若沉浸在色澤斑駁的陳年家具之間,透過異樣幽微的氣息光線默默品讀人物微瀾暗涌的心曲。這兩部作品的納入足以期待「北京故事」未來更寬廣包容的國際化視野。

河北梆子《台城柳》以自由輕盈的切換節奏,把江山易主社稷顛覆宮闈恩仇的宏大主題,凝練到異峰突轉的內心戲上,展現了河北梆子兼具委婉和硬朗彪悍的魅力。《新烏盆記》一人分飾三角、跨三個行當,以洗鍊簡潔的台側裝扮、以京淮兩劇的抒情氣質於心理細微處參差混搭——從避禍自保到慨然擔當,處境孤淒遭逢奇緣又面臨長相分別,幾多思量一唱三嘆。如果在行動張力上有更多推進,會是一出別開生面的成功實驗。根據茨威格名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的越劇,三位演員不受行當限制,把寫意寫情的中國式宣敘聯想,用於西方心理意識流表現,典雅唯美,表演真切動人。稍感欠缺的是改編以情出發、以情終了,用力均一,催生哲理思索的反轉動力還有待磨礪。

小而美意味著更高標準。已故戲劇理論家田本相認為小劇場話劇的劇作「人物要少而精,事件要小而精。這兩者更深一層的要旨在於能使筆觸更有力地深入人物的內心深處,既可掀起人物胸中的狂潮巨瀾,也可掀起人物感情的漣漪微波,甚至可以勾起人物某種潛意識的因素。」

《反求諸己》

上世紀80年代的戲劇是探索性的,90年代的戲劇是實驗性的,2019年「北京故事」集中展示的當下戲劇在這方面明顯令人不滿足:那些最有冒險探索精神、能發揮年輕導演個性創造力、彰顯戲劇美學運動和潮流性發展的特徵日漸蒸發。個別作品對於時代印記的表述滿足於缺乏生命力的碎片標籤。缺乏紮實的生活積累、典型塑造,表面化的符號串聯必然會帶來找不到舞台立足之感、不明緣由動輒喧囂跑動等陳舊的調度。

這種不滿足用德國戲劇學者漢斯-蒂斯·雷曼在烏鎮戲劇節上的這段表述尤為貼切:「藝術的傳承只能通過使用而不是通過讚美。既然總是在今天使用,它也就總是創新的。其結果就是:通過創新才能傳承。所有藝術的革命都是對傳統的復興。」「我們的藝術傳統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藝術家不斷地對它進行爭辯、抨擊和破壞。」

《普拉東諾夫》

我們也許還無法做到里馬斯·圖米納斯期許的那樣,但不妨礙可以拿來在內心奉為圭臬:「演員(藝術家)就要腰上帶著自殺式炸彈一樣,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一刻把自己引爆——這種表達就是他自己、他對劇本的理解,以及他的時代。」

文|張向陽

供圖|「北京故事」參展劇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i2LlW0BMH2_cNUgXt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