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叢生的君源有機農場
曾被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的君源風光不再
農場裡面建游泳池、窯洞賓館,斥巨資修建君源有機植物工廠,今年6月開始,河南農業龍頭企業君源有機農場連續被曝出員工工資欠發、送貨不及時、蔬菜種類少等問題,在之後的數月內,君源有機農場連續兩次向客戶發布停配重組延期公告。
11月26日,記者深入到位於新鄭市薛店鎮的君源有機農場調查發現,農場大門敞開,溫室大棚內雜草叢生,冷藏室成了雜物間,多位員工稱要不到工錢,只能到農場內「摘菜抵債」。
而其位於鄭州市區的辦公地點也早已人去樓空。一名員工稱「步子太大,收不住」是公司出現問題的主因。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巫曉 趙丹 實習生 史若辰/文圖
君源停擺數月,會員迷茫「卡里餘額咋辦」
「我於2018年10月至12月付款兩次,共計21000元,購買了新鄭市君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200斤蔬菜卡,2019年7月29日君源有機全面暫停服務3個月,至今3個月期滿,君源有機仍未提供後續服務。我仍有989斤蔬菜未消費,摺合人民幣將近2萬元。新鄭市君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電話已打不通,官網上公布的公司地址已人去樓空,我們的卡怎麼辦?」在網絡上輸入「君源有機農場」的關鍵詞,關於「企業倒閉」的字樣比比皆是。一名鄭州市民在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上,寫下了上面的話。
然而迷茫的不僅是這名留言者,鄭州的楊女士2016年充值的君源有機農場的蔬菜服務卡,「當時一次交錢2.2萬元,現在還剩下8000多元的蔬菜沒有著落」。
市民侯先生曾經有一個朋友在君源有機農場工作,他先後2次充值,如今卡里還剩下3萬多元的有機蔬菜,他很無奈:「現在所有的聯繫方式全斷了,我們能找誰?」侯先生透露,在今年五六月份,君源有機農場在送菜的時候就出現送菜不及時、蔬菜種類較少的問題。直到7月底,君源有機農場官方微信號發布「致客戶的一封信」後才知道出問題了。
所有電話無法接通,農場雜草叢生
「歐盟有機認證」「中國有機認證」「農業龍頭企業」,打開君源有機農場的網頁,這些頭銜放在了比較顯眼的位置。然而網站上的3個電話號碼,已經全部無法接通。
11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新鄭市薛店鎮觀溝村金河大道與中華北路交叉口的君源有機農場,在現場記者看到,農場大門敞開,大門旁邊的門崗上,「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等名頭依然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在「君源有機農場整體介紹」中,記者看到「農場始建於2010年,總投資2.1億元,主要從事有機蔬菜、雜糧、生態肉、禽、蛋的生產、銷售及配送,通過歐盟有機和中國有機雙重認證,是河南省農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
走進農場內部,不少私家農場雜草叢生,標誌牌東倒西歪,沒有人管理,整個農場內,除了看守的人之外,已經沒有其他工作人員。
周邊村民摘菜抵工資,冷鮮倉庫成雜物間
在君源有機農場內,遊客中心大門緊閉,會員服務中心門前,一名女員工正在刷車,記者問其還能不能領菜的時候,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還有少量的白菜和佛手瓜可以領取。
隨後記者進入君源有機農場的冷鮮倉庫內看到,倉庫內空蕩蕩的,少量雜物堆積在裡面。倉庫外面,少量的白菜擺放在桌子上,或許看到記者在錄像,一名工作人員迅速將記者驅離倉庫,並一再強調:「誰說沒有蔬菜了?」
走出倉庫,記者看到幾名周邊的村民正在騎著三輪車拉蔬菜,溝通後得知,這些人都是農場員工,因為農場拖欠工資,只能摘些蔬菜抵工資。一名農場的員工透露:「農場在今年年初就發不下來工資了。」
隨後記者在農場內發現,整座農場幾十座塑料溫室大棚,除了2座大棚內有少量蔬菜沒有被採摘之外,其餘的大棚內大多數雜草叢生,還有些大棚因為疏於管理,蔬菜已經旱死。
今年7月29日,君源有機農場向客戶發布「致客戶的一封信」,稱「暫停服務3個月」,11月12日發布「君源停配重組延期公告」,稱「延長重啟時間,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農場內搞窯洞賓館、游泳池,步子邁得太大
一個曾經被很多人看好並成為其客戶的農業龍頭企業,曾經被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在短時間內「轟然倒塌」,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在採訪調查中,一些君源有機農場曾經的員工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緣由。
一名曾經給君源有機農場搞屠宰業務的男子透露:「老闆步子邁得太大,有些不切實際,老闆曾經花了很多錢在裡面弄了一個大型的游泳池,就在那上面,都沒有用過。」
這名男子還表示,幾年前,君源有機農場內弄了十幾間窯洞賓館,不怎麼有人過來住宿,這錢都浪費了,荒山野嶺的,弄個窯洞賓館,誰過來住。
此外,一名負責分配蔬菜的工作人員稱:「目前工資還沒有發,老闆步子邁得太大,收不住了。」
對於君源有機農場發布的第一個公告中提到的「君源滎陽工業園區」,一名了解此項目的君源客戶向記者透露,該項目資金需求太大。
在查閱資料中記者發現,君源有機農場公告中提到的滎陽工業園項目為「鄭州宇隆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君源有機植物工廠」,在2017年2月被列為滎陽市重點項目,總投資3.8億元。對於公開資料顯示年產值1.6億元的君源有機農場來說,資金承壓極大。
此外,2018年,君源有機農場上新品「君源有機蔬菜原粉」,一盒20小包售價248元。11月26日,記者打開其網購平台的官方旗艦店發現,產品仍在銷售。但是記者當天下午去探訪其包裝上顯示的在鄭州東區原盛國際的企業地址時發現,出品方「河南君源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早已人去樓空。一名大樓內的物業人員介紹,「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搬走了」。
截至發稿,記者多次試圖聯繫負責人未果。
投入大產出慢,有機農業「叫好不叫座」
有機農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一度被稱為「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但是多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卻出現了盈利難的困境。
今年5月份,北京湖西島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被曝員工組團討薪,而這家公司一年賣蔬菜的進帳高達2億元。
2018年6月,央廣網曾在報道中稱:有機農業叫好不叫座,「90%的有機農場都在賠錢」。報道中,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分析有機農業賠錢原因是:首先成本太高,包括「種植基地的投入,還有運輸成本的投入」;其次是銷售不暢,「都知道有機農產品是好東西,但就是價格太貴」;最後是結構不合理,總覺得種植、養殖品種越多越好,實則不然。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農業屬於重資產,投資大,產出較慢,成長周期長,可以說是一個『老大難』的產業,如果沒有相關政策的扶持,企業或者個人做農業產業會比較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hM0sW4BMH2_cNUgJ8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