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從心
深夜,朋友在電話那頭嚎啕大哭:
「真是受夠了,我每天帶孩子忙得團團轉,他從來都看不到;在他眼裡我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還不能有任何疏忽;孩子一有頭疼腦熱,一有磕傷碰傷,他就諷刺我:你這個媽媽當得可真行!」
朋友抱怨了一通,和我說了事情原委:
她帶孩子在小區玩滑梯,一個不小心手滑沒接住,孩子的小嘴磕出了血,她心疼得直掉眼淚。
丈夫下班後回家看到孩子受傷,立即暴跳如雷,大聲斥責她:
你說說你,怎麼就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朋友生氣一還嘴,兩人就吵了個翻天覆地。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朋友當了媽媽,聽老公的分析,是工作賺錢請保姆划算,還是自己帶孩子划算。雙方最後達成一致,選擇了後者。朋友把工作辭了,每天帶孩子、做家務,忙裡忙外,丈夫一開始還能看見她的辛苦,有空就幫下忙。
後來直接對此視而不見了。
現在更是離譜!
朋友不下心摔個碗、忘記給他洗衣服、孩子受傷,他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冷言冷語揶揄她。
這還不是最讓她傷心的。
最讓她傷心的是,本來兒子已經忘了受傷那回事,見爸爸這樣一鬧,便又開始大哭,然後他們就成了一對惺惺相惜的父子,反倒顯得自己有些多餘。
「你知道嗎?他簡直就是個『碰瓷式』爸爸,我辛辛苦苦帶大的孩子,反而跟他越來越親?這是盜取我的勞動果實!」
看過一個動畫短片,叫《媽媽英雄》。
短片中的媽媽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一邊照顧小寶,一邊看著大寶。
因為極度疲憊,哄小寶睡時媽媽也跟著睡著了。
打著盹,水壺響了。
媽媽沖向客廳,看見滿屋亂七八糟的玩具,瞬間超能力附身,迅速收拾了房間,關掉了煤氣,接住了滿屋鬧的大寶。
還沒喘口氣,媽媽就聽見小寶醒來大哭。
媽媽剛用準備好的奶瓶安撫住小寶,大寶又把馬桶堵了……
這部動畫片里的雞飛狗跳,就是億萬個媽媽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先別著急感動!
明面上,它是在歌頌母愛的偉大,實則是在講父愛、老公缺位的可怕,可怕到把一個柔弱的女人,逼成了和生活硬剛的模樣。
社會中,有很大一部分媽媽,因為沒人幫忙帶娃,不得不辭掉工作回家,日夜顛倒地帶娃。
還有一部分媽媽,在職場和家庭之間來回奔波,上班時面對各種KPI考核,下班回家後還要像麻木的AI機器人一樣,搞定一家人的吃喝。
她們永遠提著一口氣,不敢請假,又不敢不陪孩子,只能拚命控制自己的情緒,壓縮自己休息的時間。
一個男人,開著名為「愛情」的車,「撞」了一個女人,說著會對她負責,要給她幸福的甜言蜜語,然後,把她關進了名為「婚姻」的牢籠里;
一個男人,說著孩子是我們愛情「結晶」的謊言,女人傻傻地信了,十月產子之後,孩子只是自己的結晶,卻成了男人的「結石」。
媽媽們,被「碰瓷式」爸爸逼成了全能高手:
外出購物,一手抱娃,一手拎物;
在家帶娃時,既要注意孩子的營養搭配,又要惦記著他們衣服的薄厚,還得保證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
做飯、洗衣、收拾家務?那是見縫插針。
媽媽,從來不是超人,她們是陀螺。
為了孩子和家庭,她們永遠旋轉、跳躍、不敢打馬虎眼。
看過一個深圳的街采視頻,問男人和女人,同一個問題:假如離婚後,你要孩子,還是房子?
4個像是商量好了一樣,統一回答:要房子。
理由倒是五花八門:
「畢竟,房子那麼貴!」
「因為房子是共同的財產。」孩子是女人自己的?
「孩子還可以再生,房子不容易買!」
一樣的答案,一樣的絕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人的答案,統一地選了要孩子:
「房子沒了可以再買,但孩子沒了就沒了。」
「房子值錢,沒有孩子重要啊。」
「因為孩子是無價的。」
「孩子是人啊,是活的,房子是死的,肯定還是要活的好些吧。」
一樣的答案,一樣的溫情。
有一句話,話糙理不糙:
孩子和媽媽親是天然的,因為他們是一體的,是連著血液的,而對爸爸來說,孩子,只是身外之物。
知乎上有人提問:
媽媽帶孩子,到底有多累?
高贊的答案是這樣的:
這個社會普遍認為,家庭就是和媽媽捆綁在一起的,而爸爸只要負責處理好工作就完成了本分。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毒雞湯:
上帝不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創造了媽媽。
這證明,在多數人的眼裡,媽媽可以和超人劃等號。
可是,對媽媽的歌頌越多,她們要承擔的責任與責備越多,而爸爸,則可以輕鬆地在身邊頤指氣使,將「碰瓷」進行到底。
這是病,得治!
高評分日劇《坡道上的家》,講述了一個絕望到極點的媽媽,在喪偶式育兒、原生家庭和家庭冷暴力的影響下,親手將自己的孩子溺亡在浴缸里,而將她逼上絕路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這部日劇,赤裸裸直面媽媽所處的環境:
爸爸毫無正面溝通的耐心,日復一日忽視媽媽的付出,使得媽媽的負面情緒無處抒發,最終,被長期積攢的不滿和怨氣,吞噬。
泰戈爾曾說過:
愛,是理解的別名。
媽媽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對抗身體的疲憊,但是唯獨不能忍受,她最親密的愛人,覺得她所吃的苦,都是理所當然的,覺得她所有的委屈,都是矯情、無理取鬧的。
就像朋友在電話里的崩潰,就像日劇里媽媽的自我毀滅。
全都是因為,丈夫對自己的付出,看不到,對自己的委屈,不理解。
在眾多例子的映襯下,同學露露活成了「反面」。
前段時間參加同學聚會,久未露面的露露一出場就光彩照人,大家都很驚訝,露露生完二胎後,真的是越來越漂亮了。
露露在家裡備受丈夫寵愛。
露露生完孩子後,她的老公照著百度打通了大廚的潛質,工作一天回到家,還要忙裡忙外,做飯、做家務,也是一把好手。
他心疼露露帶孩子的不容易,每天搶著給孩子換洗尿布,給大寶輔導功課。
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
你這麼優秀,我剝奪了你做別人老婆的機會,就得盡力彌補,你有可能錯過的,更幸福的日子。
結婚時,口口聲聲喊著「我要讓你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的男人,我們見過太多了,但是真的把口號落實到行動的,實在鳳毛麟角。
從露露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最幸福的模樣。
希望所有老公都能明白,當你把一個女人逼成無所不能的樣子,她就可以,輕輕鬆鬆接受,生活里不再有你了。
男人啊,無論用「愛情」、「婚姻」,還是「孩子「碰了一個女人的瓷,就請負責一輩子,用理解,用包容,用真心,也用行動。
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如果有「不虛此生」的感覺,那是男人最大的成功。
碰瓷式爸爸,摘掉引號。
是一個好爸爸,也是一個好老公。
本文首發於「父母夜讀」,父母遺傳給孩子的三觀,比五官更重要。如果喜歡,還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