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分類型,別把黃連素、氟哌酸當成腹瀉萬能藥

2019-06-25     北京晚報健康周刊

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每年超過8億人次患腹瀉。多數腹瀉和飲食不當導致的胃腸道感染有關,感染源以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為主。北京醫院藥學部質檢室主任金鵬飛博士認為,腹瀉看起來是小病,有時卻會釀成大禍,可出現發熱、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黃連素:直接作用於胃腸道細菌

目前,臨床最常使用的抗腹瀉藥品主要分為五類:第一類是黃連素片,主要針對細菌性腹瀉;第二類是喹諾酮類(沙星類)藥物,主要包括氟哌酸、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口服製劑,也主要針對細菌性腹瀉;第三類是微生態製劑,包括麗珠腸樂、培菲康、整腸生、媽咪愛(兒童專用藥)等,主要是一些活菌製劑,通過引入這些腸道活菌,可調整腸道菌群、糾正菌群失調,進而起到抗腹瀉的作用;第四類是止瀉劑,主要有蒙脫石散(商品名:思密達)等,這類藥物對細菌、病毒、毒素等具有固定作用,同時對消化道黏膜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對各類感染性腹瀉均有效;第五類是對症治療的藥物,例如,對於有腸道痙攣的患者使用解痙藥等,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使用止吐藥等。

氟哌酸:通過抑制細菌DNA合成殺菌

在這些抗腹瀉的藥品中,公眾最熟悉的莫過於黃連素和氟哌酸這兩個明星藥品了。這兩個藥不但是家庭小藥箱的常備藥品,而且是外出旅遊時預防「水土不服」的必需品。那麼,這兩種藥能覆蓋所有類型的腹瀉嗎?黃連素,學名鹽酸小檗鹼,是一種從植物樹皮中發現的生物鹼類藥物,具有很長的用藥歷史。目前認為,黃連素的抗腹瀉的作用主要得益於它的抗菌活性。

黃連素是一種廣譜的抗菌藥物,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幽門螺旋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等多種細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於黃連素是如何殺滅細菌的,學術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能的機制包括:通過影響細菌DNA或酶蛋白等細菌繁殖必需物質的合成而發揮抗菌作用;通過破壞細菌生物膜的完整性而發揮抗菌作用;通過降低細菌的粘附作用而降低細菌的致病性;通過拮抗細菌產生毒素的毒力而緩解症狀等。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同的觀點是:黃連素的抗菌作用很可能是多個作用機制產生的綜合效果。

氟哌酸,學名諾氟沙星,是第一個用於臨床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抗菌譜廣,但由於細菌對其耐藥現象比較突出,再加上不斷有性能更佳的抗生素投入使用,目前臨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導致的尿路感染和腹瀉等腸道感染。氟哌酸的抗腹瀉作用也是通過它的抗菌活性實現的。氟哌酸的抗菌機制很明確:通過抑制細菌的DNA迴旋酶和拓撲異構酶Ⅳ,進而抑制細菌DNA的合成而起到殺菌作用。由於人體細胞不含DNA迴旋酶和拓撲異構酶Ⅳ,所以主要針對細菌,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小。

最後,需要特彆強調的是,這兩個明星藥品也並非適用於所有類型腹瀉,對細菌性腹瀉的效果最佳,對其他腹瀉的效果不佳。雖然安全性比較好,但用藥過程中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黃連素可以和鞣質生成沉澱,不利於吸收,所以儘量不要用茶水吞服,也要儘量避免和蘋果等鞣質含量高的水果同服;氟哌酸可能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所以18歲以下兒童禁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_pAKmwBmyVoG_1Zfx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