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網站「北京朝陽」官網消息,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該通告由「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
鼠疫是什麼?這個聽起來很遙遠的疾病到底危害如何?昨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王新宇副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鼠疫是人類感染一種叫做鼠疫耶爾森菌的細菌造成的疾病。
他指出,鼠疫雖然病死率高,但是針對鼠疫耶爾森菌具有非常有效的抗菌藥物,公眾不必恐慌。
鼠疫分哪幾類
王新宇介紹,鼠疫根據臨床表現分為三種類型:腺鼠疫,敗血症鼠疫和肺鼠疫。
腺鼠疫以淋巴結腫大為特徵,細菌進入血液就變成敗血症型,通過血液進入肺部,造成肺炎就變成肺鼠疫,三種類型一步一步加重。
腺鼠疫占病例的80%至95%;敗血症鼠疫占病例的10%至20%;肺鼠疫通常罕見。根據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鼠疫屬於甲類傳染病。
鼠疫如何傳播給人類
鼠疫主要感染齧齒動物,野生動物和家畜,並通過跳蚤傳播,從歷史上來看,全世界曾經有過三次大流行。
人類通過叮咬齧齒動物的跳蚤,被感染的家貓咬傷或抓傷,直接處理被感染的動物組織,吸入被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吸入被感染人類的霧化飛沫,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通過實驗室暴露來感染鼠疫。
從人傳人的角度來看,只有肺鼠疫才可能有呼吸道傳播,前兩種類型不通過呼吸道傳播。
什麼情況下要懷疑鼠疫感染
提示鼠疫的三個重要線索包括:
- 已知與死亡的齧齒動物接觸後或居住在或前往鼠疫流行地區的人出現了發燒;
- 患者出現發燒,低血壓和無法解釋的局部淋巴結炎的存在;
- 肺炎伴咯血且痰塗片中為革蘭陰性細菌。
近幾十年來鼠疫在中國一直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出現在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區,當地的旱獺等嚙齒類動物是帶菌的宿主。由於衛生部門的防控措施到位,都只是散發病例報道,很少有人傳人發生,沒有出現過暴發流行。
如何預防感染鼠疫
本地有鼠疫病例了,應該如何預防感染鼠疫?王新宇介紹,減少接觸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在已知的流行地區,應該避免處理生病或死亡的動物(包括齧齒動物屍體)。也應避免與懷疑或診斷為肺鼠疫的人密切接觸。其他預防措施包括滅鼠,跳蚤控制和使用驅蟲劑。
對於未受保護的面對面接觸(即在一到兩米之內)的患有已知或疑似肺鼠疫且未接受至少48小時有效抗菌治療的患者的個體,應進行暴露後預防。預防藥物包括多西環素和左氧氟沙星等。
鼠疫有沒有特效治療藥
需要強調,鼠疫並非無藥可治。針對鼠疫耶爾森菌具有非常有效的抗菌藥物。鏈黴素和慶大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是鼠疫的首選藥物,多西環素和四環素可以作為替代藥物使用。
上海爆發過鼠疫或其他傳染病嗎
記者從上海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多年來,本市已形成新發和輸入性傳染病的三級防控網絡,以疫情為行動命令,傳染病疫情防控人員24小時待命;依託新型傳染病綜合監測體系,通過2000多家傳染病相關的各類監測點,做實「聯防聯控、聯處聯報」機制,完善部門間風險信息共享,協同加強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與應對處置。
在強大的防禦體系和有效控制下,上海多年未發生疫情的爆發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