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3交通之聲)
隨著疫情的控制,部分地區已經開學,能把居家一個多月的小神獸送去學校了。但隨便了一段時間的"早飯",又成了許多家長們的難題。
疫情期間給孩子們的早飯
怎樣既營養又科學呢?
4月15日下午,我駐歐盟使團、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經上海市衛健委協調,邀請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在歐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進行交流,答疑釋惑。
張文宏教授建議孩子吃2樣東西
不吃就不上學
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孩子的飲食套餐也很重要,合理補充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不宜過多,也不能缺少,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還增加他們的營養,吃的內容很重要,不能像傳統的一樣,要做到合理搭配。
張教授說: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2樣東西,他們是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吃,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
鍾南山院士發表的健康飲食原則中也曬出了自己的早餐,一杯熱牛奶、一個水煮蛋、幾片麵包、粗糧餅乾、水果等種類豐富,營養價值高。早餐,不只是補充新一天的能量,還有助於我們在前一夜未進食後重新儲存的能量。
孩子去了學校,家長也是要做好防護
雖然部分孩子已經可以進入校園了,但我們的疫情防控還是不能鬆懈,孩子在學校接觸的人群雖然沒有社會上那麼複雜,可是也不鞥麻痹大意,時刻得要關注和關心,進校的時候老師也教導了,要勤洗手,測體溫,戴口罩,不聚集,做到萬無一失,以防萬一。
張文宏教授前幾天就說過一句話,孩子在學校是安全了,那家長就要保護好自己,回家和放學路上都要注意安全,而孩子的感染不能直接取決於學生本身,他和周圍接觸的人有關係,比如說家長,路人,最怕的就是家長感染了,傳給孩子,孩子去學校又感染其他學生。
所以說,孩子去了學校,家長也是要做好防護的,只有周圍的這些人都樹立正確的防護措施,才能保證孩子的學習和健康同步進行,我們要家校聯繫,齊心協力,為孩子創造健康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