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騰訊財報的發出,騰訊員工平均月薪高達7.29萬的消息也衝上了熱搜,引來吃瓜群眾的羨慕。
雖然很多騰訊員工出來闢謠說自己是被高管給平均了,但是騰訊員工的收入很高還是達成了共識。這一點,從經常衝上熱搜的騰訊員工年終獎等話題上也可見一斑。
而孕育了騰訊這個大企業的深圳,也在知乎上上了熱搜。但是話題竟然是,為什麼那些在深圳或者已經離開深圳的人都不推薦來深圳?
題主在糾結的,是在深圳會買不起房子,而在老家做公務員會很爽。
熱門回答說了洋洋洒洒幾千字,分了四條,其實總結起來也是一句話,就是壓力大,買不起房子。
於是我在下面怒答了一波。
我沒想到的是,如今的深圳,其創造力和發展力甚至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是卻有人不建議來深圳。我本來以為下一句,是建議去北上廣,誰知道是建議人家待在老家。這樣的人,在我看來,簡直太毒了,典型的自己喝了雞湯不給別人喝,自己在深圳過得爽,才建議別人不要來的。
我承認,如果是在老家,可能工作幾年加上家人的資助,可以住上大房子,而在深圳,買房是個遙遠的夢,但是,僅僅因為這個就不來深圳嗎?
我想起來我來深圳的樣子。
來之前,我的同學告訴我,這裡的節奏會比廈門要更快,(我剛畢業在廈門工作了半年)我也是做好了累成狗的打算。我來了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我的工作很充實,而且,我發現,這裡有很多的機會。同事不僅僅是同事,他們還會找我做項目。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付出可以跟收穫成正比,就是我只要多做一點事,就可以多賺一點錢。
這種感覺,只有經歷過努力還賺不到錢的人無力感的人,才能知道有多爽吧。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有這種感覺。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大學之前每次學校要交錢,就成了我的噩夢時刻,因為家裡總是拿不出錢來,而我也沒有任何辦法去湊錢。我只能一次次被老師催促,被家裡拒絕。在學習之餘,還要發愁交錢,那種感覺,真的很自卑。
而上了大學我發現,面對交錢,我不再那麼無力,因為我可以去做兼職,我可以自己賺錢了。
在廈門工作的那半年,其實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我要還清大學的貸款,但是工資只有該死的兩千五,我只能省吃儉用,一天只吃一頓飯。
我也想過要做兼職,但是苦於找不到出路。
所以,當我的深圳同事邀請我一起做項目的時候,我的心情又一次被點亮了。
雖然我很喜歡這種努力工作的狀態,但是我也知道,我跟這個燈紅酒綠的城市融入不進去,他們的周末是逛街,ktv,甚至高爾夫,而我只能去圖書館。但是,這又怎樣呢?還有一個圖書館可以接納我,給我書看,給我講座。老家有什麼?打麻將嗎?
我也知道,我的工作,哪怕每年都上升,我要買房還是不可能,我甚至都沒有捨得租住在小區房,而是在下沙的農民房,但是我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深戶,而深戶也給了我一萬五的補貼金。這簡直太友好了好嗎。
很多人說我們在深圳是賴活著,說在老家當公務員有多爽,而我想說,如果你有考公務員的實力,你考上深圳的公務員也是爽歪歪啊,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深圳的公務員想走後門更難吧。而這,恰恰是我喜歡深圳的原因,這裡的公務員,真正在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老家的公務員,要人民給他送禮。
你說我看不到未來,我告訴你,我的未來比你的清澈,我現在的努力,一分都不會白費,我的後代,可以享受深圳的教育資源,他站在我的肩膀上,可以比我走的更遠,而你的後代,因為你回了老家,以後只能重新走一遍我的路,你不後悔,你的孩子也會怪你。
我記得小時候的課本裡面,無數次出現少年宮這個詞,但是老家哪裡有什麼少年宮,來了深圳,經過少年宮地鐵站,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所以,當你還在為你的孩子的早教費糾結的時候,我的孩子,卻可以享受免費的少年宮,還有各式各樣的夏令營,這些,你的孩子只能在書本里看到的東西,連你都無法講清楚的東西。
所謂的深圳壓力大,我想不是深圳給你的壓力,是你自己給你的壓力。深圳沒有規定沒買房的人就不能留在深圳,是你自己這樣覺得的。深圳有公租房,這裡的政策透明,只要符合政策就一定會有,如果你不想要公租房,就想要市中心的商品房,那就努力賺錢,讓你的實力配上你的野心。
深圳真的遍地都是機會,朋友可以給你介紹工作,朋友的朋友可以給你介紹項目,只要你努力,真的每一分鐘都可以賺錢。腳踏實地地去幹活,保持進步和晉升,組合一個小家庭,夫妻一起賺錢,供一套房子,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我身邊,真的很多小夫妻,都做到了。
我不想道德綁架,有些人就是喜歡老家,我不說什麼,我只是說,那些不推薦來深圳的人,你們不要把深圳說的那麼可怕,你們被現實打倒了,但是別人依然可以有夢想。
而深圳,就是一個支持你的夢想的城市,這裡有創業補貼,有夢想基金,真的是對年輕人最友好的城市了。
我們都很喜歡那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們之所以喜歡這句話,是因為,它讓我們在生活中掙扎的時候,還抱有希望。
世界不管怎麼變,我們都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