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技術硬實力推動行業復產,打造智能數字平台

2020-04-02     數智網

開欄的話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面對磨難,我省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在省委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充分展現了不畏艱險、愈挫愈勇的精神和力量。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欄目,集中報道這樣一批人物和企業典型。

3月31日9時,陳少華通過遠程運維平台,登錄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網絡系統,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承載的網絡流量以及運行的業務系統是否正常。

作為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湖北代表處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項目負責人,自2月5日「新華三」完成兩家醫院全套網絡及安全系統現場交付後,陳少華每天早晚都對醫院系統進行遠程運維。業務上線至今,系統運行穩定,無一起故障。

新華三大樓

「新華三」是一家運營總部位於杭州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月16日,它剛剛作為「製造業畝均效益領跑者」之一在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受到表彰。此前,它還連續7年位列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首。

疫情之下,「新華三」依靠技術硬實力和使命感,馳援疫情嚴重的最前線,又使出「雲研發」大招完成自身復產並帶動多個行業復產,亮出黃金般的信心。

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成,創下中國速度、中國奇蹟。這個奇蹟里,「新華三」沒有缺席。

如果說病房等建築是醫院的骨骼,那麼網絡及信息基礎設施就是醫院正常運轉的經絡。1月24日農曆除夕,火神山醫院建設發布規劃不到24小時,「新華三」立即決定向該醫院捐贈全套網絡通信和信息安全設備。

當晚,「新華三」便成立專門項目組,公司上百人放棄春節休息參與這項工作。克服春節期間物流資源緊張、部分區域交通不暢等諸多困難,「新華三」從各地庫房調集產品設備,對接捐贈相關事宜,調配物流,安排一線調試設備的技術人員……在不到12小時的時間裡,各部門緊急響應、緊密配合,體積超過10立方米的設備整裝待發。

而在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決定發出之後,「新華三」再次沖在前面,捐贈了同等規格的全套設備。據統計,「新華三」累計為兩家醫院捐贈設備4000多台。

新華三雷神山醫院項目組

「當時武漢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各種風險不言而喻。但醫院建設需要,沒有人猶豫要不要上。」陳少華說。除夕夜接到公司指示後,湖北代表處30多個同事踴躍報名。

陳少華和黃祖峰、李贇哲、王戎、馬海燕4位同事組成兩個項目組,先後分赴兩家醫院現場部署調試網絡通信和信息安全設備。

以勇氣作戰衣,與時間賽跑。1月31日,「新華三」火神山項目組清點並護送3輛卡車、千餘台網絡通信和信息安全設備,從武漢市中心新華路的庫房,前往郊區的火神山醫院;現場缺少運送工具,項目組成員就和工人一起徒手搬運設備;在半完工狀態的機房,在到處都是吊機作業的現場,爭分奪秒完成網絡系統的部署調試……

雷神山醫院現場,新華三工程師進行設備調試。

兩個醫院的項目部署調試用時6個日夜,最緊張的時候,項目組成員兩天兩夜沒合眼。他們的背後還站著一支「新華三」線上專家團隊,全天候遠程提供技術支持。目前「新華三」幫助兩家醫院搭建的網絡信息基礎設施運轉良好,「新華三」還向多家湖北醫院捐贈設備及系統,並提供各種技術支持和服務。

一邊是對外馳援抗疫,一邊是企業內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挑戰。

疫情帶來的極限考驗,讓城市多個領域按下暫停鍵,企業卻不能因「疫」停擺。對於擁有百行百業客戶的「新華三」而言,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在疫情下的緊急應對能力,也被各種目光密切關注。從2月3日起,「新華三」就按照防疫要求,實現全體1.5萬名員工的遠程辦公,其中包括8000名研發員工。

「研發能力是我們高科技企業的核心。我們要復產,首先就必須為8000名研發員工提供使用家用終端設備就能接入的、安全可靠的雲上開發環境。」「新華三」信息技術部總監諶平說,研發過程對開發環境資源配置、外設適配能力及信息資產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極高。此前,業界鮮有同類型公司做過這樣的嘗試。

新華三研發實驗室

2019年開始,「新華三」就預見到雲上開發的未來趨勢,開始實施「研發上雲」戰略,利用自研雲桌面方案實現研發全業務過程的上雲。疫情來襲,「新華三」進一步升級全體研發員工通過多地點、多終端和多網絡接入研發雲的能力。從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十,臨時組建的「研發遠程辦公」項目組臨危受命,迅速完成技術方案升級及測試,將原本需要數月完成的工作壓縮到一周內完成。目前,「新華三」研發雲平台已實現8000多名研發人員同時遠程在線工作——「新華三」又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

「什麼是技術硬實力?就是要經受住考驗,使命必達。」諶平說。「新華三」以非常速度完成研發雲平台交付的同時,也迅速把解決方案提供給醫療、金融、教育等行業的用戶,帶動更多行業快速復工復產。

新華三大樓內景

危機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數字化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諶平介紹,一個多月來,他見證各行各業數字化需求的「井噴」之勢,疫情中失去的發展,一定會在不久後加速補回。

「我們已布局新一代集成了人工智慧的雲計算、5G專有產品、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解決方案;以人工智慧為內核提升技術架構,打造『新華三』智能數字平台,推進數字大腦計劃,加速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對於『新華三』來說,未來發展十分可期。」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兼「新華三」執行長於英濤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WAbO3EBnkjnB-0zPi4J.html





演講前瞻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