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孩子就別生了!別說後爸後媽殘忍,親生父母好多都禽獸不如

2019-07-10     福利電影社

鬼片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

而最可怕的電影,不是恐怖片,而是那些真事改編的電影。

把真事改編成電影,用影像的偉大力量傳播出去,改變本國法律,韓國電影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小委託人》

어린 의뢰인

豆瓣評分:8.0

韓國電影《小委託人》

2019年,韓國,某小城,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刑事案件。

一個10歲小女孩,「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弟弟。

消息傳出後,輿論一片譁然。公眾覺得這樣的孩子太惡毒,必須要嚴懲,而且長大後也要嚴加看管。

新聞傳到首爾後,一個名叫政燁的年輕律師看到這條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為他認識這姐弟倆,政燁曾經在當地的兒童福利社工作,姐弟倆經常來這裡玩,他們的關係特別融洽。

在幾年前,這姐弟倆曾經找他舉報:

自己被父母虐待,被母親毒打,天天吃不飽,餓肚子。

當政燁和同事一起去做家訪時,卻絲毫沒發現異常:

這家女主人特別溫柔,又很有耐心,還很會照顧孩子。

政燁覺得自己是被兩個熊孩子耍了,他很生氣,這孩子實在太淘氣了。

他本來想置之不理,但這兩個孩子卻還是經常到福利院來玩,以各種理由要玩具,跟政燁一起玩耍。

這姐弟倆對父母隻字不提,也不再提被打的事,這讓政燁也放下了戒心,三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後來,政燁得到了去首爾大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機會,他在走之前交代姐弟倆要乖乖聽話,等他回來一起去吃漢堡。

卻沒想到,等到了這樣的結局:

弟弟死了,姐姐多彬被當成嫌疑犯送上了法庭......

《小委託人》5月22日在韓國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0。

許多人說這部電影真實虐心,但更多人說,這部電影的故事在現實里還有很多。

以下涉及劇透,想看的同學,先去看電影再回來。

這個姐弟倆的命運其實非常悲慘,他們失去了母親,從小就缺少母愛。

父親對他們從不管不問,也不加以管教。

這天,父親領回來一個女人,說這就是他們以後的媽媽。

姐弟倆剛開始很高興,以為總算有人照顧,好日子總算來了。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飯時,姐弟倆大口大口吃飯,一點都不講規矩。

這讓新媽媽非常生氣,憋了一肚子火。

在晚上,新媽媽找了個藉口,大打出手,一耳光把姐姐多彬打倒在地。

這個新媽媽之所以下嫁,就是因為有嚴重的暴力傾向,無人敢接納。

而在這個家裡,父親從不過問,只想著怎麼從孩子這裡撈錢。

於是,這裡就變成了新媽媽施暴的天堂。

每天都看孩子們不順眼,一上來就是一頓毒打,一次、兩次、三次.....

身體羸弱的弟弟根本承受不住,被打到吐血昏迷,離開了這個世界.....

弟弟遺體被送到醫院後,全身上下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被醫生鑑定為被毆打致死。

尤其是肚子異常鼓漲,是因為內臟受到了嚴重傷害。

這事藏不住了,於是新媽媽威逼利誘,讓姐姐承擔所有罪責。

這個惡毒的女人,根本沒有一點愧疚之心,反而想著如何脫罪。

因為是未成年人犯罪,很快就會被放出來,被家庭管教。

如果姐姐不答應,那就會招致暴風驟雨般的毒打。

這些殘暴的家庭虐待,鄰居都聽到了,而且瞭然於心,卻無人站出來舉報。

大家一起掩耳盜鈴,自掃門前雪。

學校的老師,明明也發現了異常,看到了姐姐身上的傷痕,卻擔心引火上身,於是選擇了逃避。

現在,姐姐被當成兇手,無人幫忙、無人申訴站到了法庭上接受審判。

這讓政燁覺得不可思議,他絕對不相信姐姐多彬打死了弟弟,於是他挺身而出,決心調查真相,為多彬辯護。

在調查的過程中,他無意間發現了真相,逆轉了審判......

最終,法庭判了新媽媽16年監禁,判了父親5年。

但兇手絲毫沒有因為被輕判,就心懷愧疚,到宣判的前一刻還在咆哮法庭,大罵男主多管閒事。

你沒看錯,虐待兒童致死才判16年。

兇手被輕判,因為沒有證人出來舉證更多事實。

電影開頭的時候曾提到一樁著名的刑事案,基蒂吉諾維斯案。

受害人在下班路上遭遇強盜,中刀之後,躺在地上30分鐘,目擊者達到38人,卻沒有一個人幫忙,最終她悲慘地死去。

而兇手被判刑入獄,出獄後活到了81歲。

這個社會不僅冷漠,旁觀者多,做事者少,而且法律對罪大惡極的犯人處罰也存在漏洞。

對有些人渣,永遠不能以感化為目的,因為毫無用處。

韓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它總是直面血淋淋的現實,讓你看到鮮血淋漓的殘酷人性。

故事也往往取材於社會熱點事件,且尺度極大,用極端事件凸顯司法體制漏洞,倒逼人們反思。

那些深入人性、入木三分的挖掘,讓我們一次又一次被韓國電影所折服。

而我們,只能聽到以各種理由撤檔的電影消息。

而各種攝像頭拍下來的影像在提醒我們,社會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到那些事,醜惡就會少很多......

再說回《小委託人》這部電影,因為出自韓國電影成熟的工業流水線,它的缺點很明顯,太過煽情和戲劇化,轉折又過於生硬,後半段不斷出現各種巧合,結尾拔高有點突兀。

儘管瑕疵不少,但這類電影始終是偉大的,因為它的現實意義遠大於本身藝術價值。

尤其是電影傳達出的警世意義,以及片尾出現的那段數字,絕對可以用「振聾發聵」來形容。

「韓國的虐待兒童舉報,2001年共4133件,2015年19208件,2017年34169件,約增加10倍」。

「而兒童虐待施暴者中每5人中有4人為父母」……

越是親近的人,傷害越殘暴。

這是真實可怕、卻被許多人忽略的現實。

比如接到報警的警察,他完全不認為家暴是個事兒,這簡直太「常見」了——

「就被媽媽打了幾下就報警」。

不能說這位韓國警察有錯,因為現實里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如此。

真事改編成的優秀電影,細節上都會記錄這個社會的真實映像。

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是看電影時最令人窒息的提醒。

那些所謂的「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卻從不承擔應有的責任,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實施虐待。

假如小孩不被父母關愛呵護,那TA的一生都將用來默默舔舐傷口,獨自承受傷害,一輩子都會被童年陰影纏繞。

所以,那些不承擔關愛照顧責任的父母,絕對不配「父母」這個詞,簡直就是禽獸不如。

願這個世界對孩子多一點愛,願每個小孩都有個美好的童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被世界善待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N_i_WsBmyVoG_1ZL1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