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用歧視女性挑事!這部被韓國男人抵制的電影打了很多人的臉

2019-12-04     福利電影社

又一部年度佳作能看了,這一部好片你千萬不要錯過。


過去許多寫它的影評,內容都寫錯了,主題更是南轅北轍....



女權?女性處境?女孩窒息的一生?


並不然。


只有看過電影之後,你才知道電影跟小說居然差別那麼大,電影居然把故事改編的這麼豐滿立體,接近完美。


從女性性別歧視的話題,跨越到親情倫理,放下了爭議話題,極度克制地在日常故事下探討女性歧視,它不帶節奏,也不挑事,只讓觀眾自己思考。


前半段平凡無奇,後半段峰迴路轉,這部韓國電影會在你最不防備的時候,以排山倒海之勢捲走你的眼淚.....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 (2019)豆瓣:8.6



韓國,首爾。


全職主婦金智英,最近經常發獃,她健忘,會忘掉東西放哪裡。


她早上醒來發現空酒瓶子,不知道是誰喝了酒,奇怪的是,自己嘴裡還有酒氣,難道自己喝酒卻不知道?



另一邊,金智英的老公走進一家心理診所。


他對女醫生說,我老婆,最近有點不正常......


有時候,我覺得她是一個陌生人......



過節了,一家人來家裡團圓。


金智英平時溫柔賢惠,可就在這天,她突然對公婆說:


親家母,你們一家開開心心這麼幸福,我也是別人的女兒啊,你讓我休息,真正的休息難道不是讓我也去陪陪自己家人嗎?!


老公一看不對勁,趕緊抱著孩子,拉著金智英就出門,回娘家。


然後一邊跟大家解釋,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們千萬別介意,抱歉了.....



一天,金智英推著育兒車去公園,旁邊的上班族看著她議論說:


啥都不用做,拿著丈夫的錢吃吃喝喝,還能愜意喝咖啡,我也想要這種生活啊!


聽到這些話,金智英默默推著嬰兒車走了,她沒有反駁,實際上她也不想過這種全職主婦的生活。


她心裡一直想做點什麼,她聯繫上了過去的女上司,準備加入上司新辦的創業公司,一起努力。



她打電話給婆婆,卻被一頓痛罵——


我兒子那麼優秀,前途一片光明,卻因為你想去工作,讓他請育兒假回家帶孩子,你於心何忍!


婆婆罵完之後,馬上又打給了親家母——


你家女兒都生病了,還要出去工作,還要拖累我兒子,你們是怎麼教的!


金智英的媽媽一聽就懵了,找到女兒問問怎麼回事,聊完之後,她崩潰了,女兒確實病了.....



金智英看到母親流淚離去,她問老公原因,老公說,你不要多想,我請育兒假,並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你。


你在家帶孩子,休息休息也好。



金智英聽了這句話特別生氣,她說,帶孩子是休息嗎?!


老公說,別多想,因為你已經生病了,你有時,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82年生的金智英》自11月23號上映以來,在韓國連續七天蟬聯票房冠軍,成為年度最熱門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講述1982年出生的女主真實生活經歷。


這本書一在日本上架,就登上了「最暢銷亞洲圖書」的榜首,三次加印,供不應求。



說實話,這本書並沒有什麼深度,都是大白話,很輕鬆就能讀完。


書中細碎日常中流淌出的種種歧視現象,獲得了超越年齡和跨越國界女性的共鳴。


2016年出版,問世第二年就成為韓國年度暢銷書。


那年,在人口僅5000萬的韓國,銷量超過100萬冊。作者趙南柱被評為當年年度作家,還榮獲了「兩性平等文化獎」。



粉絲們把它稱為「表面平淡、內核炸裂的女性主義小說」,韓國總統文在寅、主持人劉在石、防彈少年團的金南俊等名人,都曾公開推薦過這本書。


這本書的靈感,來自2014年韓國流行詞「媽蟲」,這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單字,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


後來,這一詞彙的範圍擴大,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聽說過這個詞後,趙南柱深受觸動,她切身體會到社會對女性,尤其是對全職主婦的歧視和苛責,於是下筆,寫下了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


小說通俗易懂,講述了女主人公從出生、上學、工作、戀愛、結婚、生育經歷,但其下探討的話題頗有深度,比如育兒壓力、重男輕女、女性就業歧視、女性面臨的婚姻和生育壓力等等。



對韓國女性來說,終於有一本書全面痛說帶娃不容易,講出家庭主婦內心真實想法,實在太爽了,不過這也引起了很多韓國男性的不滿。


在電影籌拍階段,就有許多韓國男性去青瓦台請願停拍這部電影;兩位主角鄭裕美、孔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身攻擊。


為宣洩情緒,許多男性網民甚至發起了《90年生的金智勛》的 眾籌小說項目,要揭露男性的生存不易;有人則在電影上映前就跑去NAVER刷起了0分。


出演女主角金智英的鄭裕美,主演過《釜山行》、《熔爐》,可自從選角開始就被瘋狂的罵聲圍攻,被羞辱是「82公斤的鄭裕美」。



公開支持該作品的女藝人們,也遭受了男性網民不同程度的惡評攻擊和網絡暴力。


比如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的成員崔秀英推薦這本書後,就遭到了部分男粉絲的抵制。



但是看過電影,許多人都沉默了。


電影版《82年生的金智英》並沒有上來就為女性說話,而是如流水帳一樣講述一位帶娃媽媽發病、治療、認識自己的過程,以及自我拯救的故事。


如今娛樂至死的時代,許多人一看到女性性別歧視這麼好的話題,去帶節奏,確實能造就一大批爆款文章。


但如今,這部電影已能觀賞(方法你懂得),相信只要你看過,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電影里一句話說的精闢,「人人都有病,不去醫院看病的人那才是真厲害」。



什麼意思?那些人云亦云跟隨大流,堅信自己從來沒錯的人,你應該離他越遠越好.....


我當然不會再劇透了,電影已經做了翻天覆地的改進,比小說隱忍克制,幾乎刪掉了所有煽情片段。



它也克服了韓國電影不煽情誓不罷休的套路,把答案留給觀眾,因為電影處處都在暗示——


千萬不要妄加評斷別人的生活。


電影里最痛快的一段,莫過於金智英在咖啡店裡回擊那些說她是媽蟲的人。


當時金智英打翻了咖啡,她在櫃檯前面收拾,孩子在大哭,而後面有人陰陽怪氣地說,「媽蟲出來做什麼,留在家不給大家添麻煩,多好」。




要是在過去,金智英會像電影開頭那時聽到別人批評自己就默默忍受,這一次,她選擇了不退縮。


你為什麼覺得我是媽蟲?我們就這樣極其偶然相遇,你沒了解過我的信息,憑什麼這麼快下結論?


你對我有多少了解,就可以隨意置喙別人呢?



這一次她不再堰塞自己的情緒,而是痛快淋漓的反擊:


「我也才見過你一面,要不要讓我也來評價一下你?」



金智英,長大了。

她不再分裂為各種人格,讓分裂人格為自己吶喊委屈,訴說不公,而是自己主動說出內心最真實的話。

一個人的真正長大,往往不是年齡、身體、智力的成熟,而是經歷過某一個小事,說出自己過去不敢說卻必須說的話,與自己的人格合二為一。

不再劇透故事了。如今這個時代,我們總以為自己看到的是真的,但其實大多數都是錯的,事實並不是我們「看到聽到想到」的那樣。


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是女權故事,最後金智英也沒有變成成功人士,戰勝社會偏見。


我也並沒有看到網上評價這部電影的最常用說法,女主受盡壓迫、遭遇歧視、承受委屈。


電影里的老公是個好人,細心照料金智英;公婆也算是個好人,過節給兒媳買衣服,雖然因為智英想去工作而發火,但知道智英生病之後還主動買中藥。


電影里的人,正如我們現實生活,大多數人都是好人。



工作上的女上司很照顧金智英,男同事們開性別玩笑確實過分,但只是少數人,說「媽蟲」的那些人,最後也自知理虧,默默離去。


這部電影太出乎我意料了,從前看多了影評,我本來以為是又一部同款《坡道上的家》,卻沒想到這是一部親情治癒電影。


在沒看到電影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更謹慎點,不要妄自揣測劇情呢?


正如《金智英》的主題,任何一個人沒了解事實之前,又有多少權利去點評別人的生活呢?



充斥各種噪音的現代時代,獨立思考是非常珍稀的品質,也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不被別人操控,不被觀點帶節奏,不被輿論所影響,堅持自己思考,自己去體驗一切,相信自己的判斷。


一個人的成長,並不是靠著別人的指點,或者聽從別人的XJBP,真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在這部電影里,我真沒有看到那些煽動性別歧視、挑事讓觀眾對罵的劇情,而是靜如流水般講述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感人至深。



金智英,最後沒有做上自己一直想做的創意策劃,也沒有隻做家庭主婦,她到底做了什麼呢?


你不要只聽我說的,歡迎自己也去體驗一下這部年度佳作,體驗最真實深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HBO9m4BMH2_cNUgxq_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