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塊製作是否已入門,要綜合看以下幾點

2019-11-15     半解設計

自從Autodesk在2006年推出的AUTOCAD2006版里新增了動態塊功能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行業熟悉並使用此功能來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機械設計、家具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等行業。

動態塊是通過在塊內增加參數與動作的方式,或增加屬性文字、約束等功能,使圖塊不再是「鐵板一塊」,同一個圖塊可以有不同形態的體現,大大提高了圖塊的利用率和靈活性。

筆者近幾年對動態塊有些研究,並已將其應用在工作中實踐多年。今天的文章,不是教製作動態塊的步驟,而是以一個「門」的動態塊來進行分析,看看你是否對於製作動態塊已初入門徑。不斷有新入行的、或是新接觸動態塊的朋友想學習動態塊製作。以下內容或許對你學習動態塊製作有所幫助。

以操作介面來說,動態塊最重要的是在塊編輯內增加了這四個選項板,分別為參數、動作、參數集、約束;

另外最上側命令欄內容大部分與選項板中相同,不同之處是:

1、增加了退出塊編輯器的命令;

2、測試塊的命令;

3、增加屬性文字的命令;

這裡以單開門舉例,如下圖

1、確定基點(插入點)位置:

這是製作任何圖塊都要預先確定的,想一想實際使用時哪裡會是插入圖塊時使用頻率最高的點,那麼這個點就是我們要確認的基點。

2、分析製作這個動態塊需要達到的目的:

a、門寬度可任意調整;

b、門套厚度可任意調整;

c、門開啟方式可自由調整左開、右開、內開、外開;

d、門編號始終居於門洞中央,可隨門寬自動調整數值;

3、其次分析這個門動態塊達到以上使用目的會用到的參數及動作:

a、實現門寬任意調整需要用到線性參數及拉伸動作,同時門開啟的虛弧線也需用到線性參數及縮放動作;常用門洞寬度可添加查詢參數實現,以下為此步功能實現後的演示。

動態塊製作是否已入門,要綜合看以下幾點

b、門套厚度任意調整需要用到線性參數及拉伸動作,常用門套厚度可添加查詢參數實現,以下為此步功能演示。

c、門的開啟方向需要添加兩個翻轉參數及翻轉動作,一個為左右翻轉,另一個為上下翻轉,以下為功能演示。水平翻轉參數位置需要考慮在門寬度增加為1個單位時,其也同時增加0.5個單位,始終保持於門洞居中位置。

d、門編號保持於門洞中央,需要添加移動動作,並隨著門洞寬度增加一個單位,門編號增加0.5個單位才可保證門編號始終位於中央。增加點參數及移動動作是為了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手動調整門編號在圖中位置。

門編號隨門寬自動變化數值的功能未能完全實現,還在摸索中,有高手知道怎麼做的請不吝賜教!

分解開後,每個動作的實現都很簡單,只要增加對應參數及動作即可實現。可是把各種功能綜合在一起後就會再那麼容易,需要整體考慮每個動作是否對其它動作有影響。保征各自動作實現又互不干擾,我們要不斷嘗試,大概程序開發者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專門在製作介面提供了一個測試的命令,如下截圖。

複雜的動態塊需要你提前了解使用哪些參數及動作,釐清製作時的次序關係,添加動作時應該選哪個參數,不能多選,也不能漏選。不斷修改,不斷測試才有可能製作成功一個動態塊。以下截圖就是測試完成後的製作介面。

以上是製作一個單開門動態塊的分析結果。這裡用到的參數及動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簡單來說,並不是會應用單個參數及動作就算入門了,如果能應用3至5個參數及動作,並且使用時相互不干擾才算窺到動態塊製作的門徑。

有人會說,你這是事後分析的結果,沒錯,沒有熟練掌握其特性的基礎上是不會太多考慮到製作的先後次序,甚至對其能實現的功能也無頭緒。我們是要養成分析的好習慣,隨著你熟練程度增加,分析的能力會增強,可以逐步前置,以減少修改及不斷測試的次數,更快完成動態塊的製作。

所以各位,你對動態塊的製作掌握到了什麼程度呢?

好了,本文就到此,對動態塊製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動態塊從零起步」的一份PDF教程,分上下兩冊,有的也會是合為一冊的同名PDF。我認為是講動態塊最為詳細的教程。我的大部分知識也是從中所得,感謝教程的編制者「西蜀鄙夫」。

也可以私信「動態塊從零起步」獲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Lzwd24BMH2_cNUg3J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