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動物園與大熊貓的40年情緣

2019-11-14     環球網旅遊

【環球時報駐西班牙特約記者 何 西】「我們的動物園有大熊貓!」在馬德里市中心的遊客服務中心,這裡的工作人員,一位年輕活潑的西班牙姑娘,向我推薦道。她沒意識到我是來自中國的遊客。不辜負她的推薦,我去馬德里動物園看了「鎮園之寶」大熊貓,同時也算是娘家人看望一下國寶。

西班牙孩子為大熊貓「竹琳」立了一座銅像

大熊貓的「鎮園之寶」的江湖地位沒進園時就一目了然了,這家動物園的Logo就有一隻圓滾滾的大熊貓,而且也是Logo上唯一的動物形象。動物園海報上更是用「咆哮體」大聲「喊話」:全西班牙只有我們這兒能看到大熊貓!

儘管簡介上說馬德里動物園是西班牙最大的動物園之一,號稱有50多種、4000多隻動物,不過占地面積並不大。馬德里動物園的中國大熊貓館則是當地家長帶娃的必「打卡」之地。

中國大熊貓館位於全園的黃金C位地段,是正對著動物園大門口的第一個場館。只是,我還沒來得及調動起「異國探親」的情感,就先在大熊貓館大門口,被西方人的「文化臉盲」弄了個措手不及。

我望著那座典型的日本「鳥居」建築風格的入口牌樓,著實懵圈了好幾秒。仔細端詳,「鳥居」的牌樓上,從右至左規規矩矩地書寫著「中國大熊貓館」,牌樓一旁還專門立著介紹中國的信息牌。動物園想給大熊貓以及遊客打造一個中國風的環境,卻陰差陽錯地對中國和日本這兩種同樣來自東方的文化「傻傻分不清」。

馬德里動物園和中國大熊貓的緣分有40多年了。1978年,在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起點的那一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亞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那次行程中,他們收到了來自中國最珍貴的動物——一對大熊貓,西班牙也趕上了中國以熊貓作國禮的「最後一班車」。4年後,中國便再也不「贈送」大熊貓給任何國家了。

那對母的叫「紹紹」、公的叫「強強」的中國大熊貓就這樣在千里之外的馬德里安家了。4年後,它們的女兒「竹琳」出生,它的降生在當時創造了一個紀錄——它是歐洲範圍內,第一隻在圈養環境下,通過人工授精出生並存活的大熊貓。14年後,「竹琳」離世,西班牙的小朋友砸碎自己的撲滿,在中國大熊貓館旁為它豎起了一座銅像。

此刻,我站在「竹琳」的銅像和大熊貓館之間,向右看,是 「竹琳」憨態可掬的模樣,向左看,「竹琳娜」正懶洋洋地癱在熊貓館的小山包上啃竹子——它也是出生在馬德里動物園的大熊貓,「竹琳娜」這個名字正是為了紀念「竹琳」而取的。

如今,和「竹琳娜」一起生活在這個動物園的,還有它的爸爸和媽媽——「冰星」和「花嘴巴」,它們是通過2007年中國和西班牙籤署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協議來到這裡的,同時也是第二對在馬德里動物園安家的大熊貓夫婦,只不過,它們不再是「永久定居」,如果不再「續約」,它們2023年以後就會回到中國了。

我來「探親」時,「竹琳娜」在後院啃竹子,「冰星」和「花嘴巴」則分別在前院和室內館,當然,做的是一樣的事——啃竹子。我身邊圍滿了家長和孩子,孩子們坐在圍欄上久久不肯下來,任憑家長一再催促也不為所動。

遊客服務中心那位活潑可愛的姑娘強調「我們有大熊貓」的驕傲和歡喜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往遠了說,在中國 「贈送」大熊貓作國禮的時代,西班牙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得到這份厚禮的國家之一。往近了說,中國與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因熊貓牽起的情緣,也從1978年一直持續到今天。馬德里動物園是全歐洲8個擁有大熊貓的動物園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KcbbG4BMH2_cNUgcz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