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的故事:霸王薩爾貢

2019-12-13     思究錄究

薩爾貢二世這個名字對於熟悉歷史或是聖經的人應該不陌生,因為就像秦始皇對於中國,凱撒對於羅馬一樣,這個名字是亞述帝國的標籤,帝國的名片。雖然在《聖經》中是將他以殘暴的形象示人,但不可否認的是,薩爾貢二世是那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也熱愛文化與藝術,不僅自掏腰包投資這些項目,在他統治時期,大量的寺廟、城市拔地而起。


薩爾貢二世是提格拉斯三世的兒子,雖然提格拉斯三世傳位於長子撒縵以色,但是不甘居於人下的薩爾貢二世在公元前722年發動兵變奪取了哥哥的王位。上位之前他的本名叫做沙魯金,但是去的王位後他將自己的王號稱為薩爾貢二世,薩爾貢這個詞語的意思是真正的王者,而薩爾貢一世則是千年前阿卡德帝國的創建者,也是亞述人自認的直系先祖,相當於黃帝炎帝的地位。他的實力不愧於薩爾貢這個稱號,在他的努力下,亞述新帝國逐漸走向頂峰。


花費兩年的時間鞏固了國內的秩序後,薩爾貢開始向在他與哥哥爭奪王位期間擅自脫離附庸地位的小國發動報復性戰爭,以哈瑪特(Hamat)為首的叛亂城市被直接毀滅,人口被疏散到亞述帝國其他部分。掃平了敘利亞之後他返回了首都,命令將當初反對他上位和參與他哥哥軍隊的人發配到他所毀滅的城市重新修建這些城市,將這些地方打造成亞述人的城市。

在此期間,一個加瑟特的部落首領巴拉丹(Merodach-Baladan)在埃蘭王國的支持下,趁機率眾占領了巴比倫城。薩爾貢二世便發兵攻打巴比倫,但是在城下被巴比倫和埃蘭王國的聯軍所擊敗,只得返回首都。


為了挽回聲譽,薩爾貢二世立馬鎖定了下一個目標。在上一期我寫的關於西臺人的文章里提到了一個城市-卡凱米什,這座城市是連結安納托利亞、地中海沿岸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戰略要地,在西臺帝國滅亡後,卡凱米什就以獨立城邦國家的身份維持自身統治。薩爾貢二世「指控」卡凱米什的國王勾結亞述帝國的敵人,於是發兵攻打了卡凱米什。卡凱米什陷落之後,亞述帝國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直接把亞述帝國從「銅本位」國家變成了「銀本位」國家。有了這些收益的支持,薩爾貢二世擴大了他的軍事行動,不過相比他的父王提格拉斯皮勒瑟三世,他似乎更喜歡劫掠而不是占領。同年,他派兵攻打了伊朗地區和米底亞地區的部落和國家,破城之後他都把他們的財富擼回亞述,去建設亞述的經濟、文化、藝術、城市,當然,他也不會忘記把當地的人民一併擄回亞述。


薩爾貢最重要的功績,就像漢武帝一樣,解決了北方的毒瘤。公元前715年,北方邊關告急,前邊幾章我提到了烏拉爾圖人,他們建立了烏拉爾圖王國長期盤踞在亞述的北方,時不時會突入邊境占領城市或是劫掠財物,更重要的是,他們想要控制通過兩國邊境附近的貿易通道。從公元前1250年左右,也就是薩爾貢二世繼位前500年前,烏拉爾圖人一直像是匈奴人一樣的存在,雖然歷代亞述雄主都曾發兵攻打,擊敗過烏拉爾圖人,但是烏拉爾圖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這就意味著亞述帝國不得不每年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應對北方邊關。而這一次,烏拉爾圖更是一口氣攻下了二十二個亞述邊境的城市,所以薩爾貢二世決定徹底解決烏拉爾圖人的問題。


烏拉爾圖的固有領土背靠塔羅斯山脈,一旦本土遭到重大打擊,烏拉爾圖人總能分散成數個小顧勢力退入森林茂密、山峰陡峭的塔羅斯山脈丘陵之中,等到敵人撤走之後,他們又聚集起來,繼續騷擾對方,而歷代的亞述王者也就是苦惱於亞述部隊不擅長山地作戰,戰車優勢無法展現以及無法將兵力過多分散去打擊山中的烏拉爾圖人,導致他們雖然能在正面戰場擊潰烏拉爾圖人,但無法徹底消滅他們。因此,薩爾貢二世決定對其進行出其不意的打擊,儘量縮短他們有效逃生的時間。


薩爾貢二世命令軍隊突襲包圍了烏拉爾圖的主要據點,然後分配出一直部隊暗地下行軍插入到敵人後方,試圖截斷對方退路。也許是長期與亞述人作戰積累了豐富經驗的緣故,烏拉爾圖人雖然損失重大,但還是通過各種辦法巧妙的避開了薩爾貢的封鎖圈。無奈之下,此時的薩爾貢怒火中燒,巧計不行就上蠻力,誓死也要幹掉烏拉爾圖人。他下令將山頭樹木都削平,地毯式搜索烏拉爾圖人。

隨著戰線的深入,補給越來越困難,士兵們也是人困馬乏,士氣低落。烏拉爾圖國王看到這個場景,逐漸搜羅自己的人馬,聚集在一起,擺出要與亞述軍隊決戰的姿勢。此時,士兵們甚至拒絕執行薩爾貢的命令,拒絕繼續前進,而另一邊的烏拉爾圖人卻嚴陣以待。投降是不可能的,撤退則必定是一次災難性的打擊。在花費了這麼多人力物力的情況下遭遇慘重失敗,加上上一次被埃蘭王國擊敗,回國之後必定危及自身地位。


可以說是智慧,也可以說是絕望,薩爾貢二世召集了他最忠誠的衛士,拔出長刀就向烏拉爾圖人的側翼沖了過去,瞬間,薩爾貢二世就被烏拉爾圖人團團圍住,他在護衛的拚死作戰中奮力的砍倒一個又一個的敵人。見到這個情況,亞述士兵們心中的的鬥志被點燃,帝國士兵的榮譽感不允許他們做出任何有辱帝國聲譽的怯懦行為,亞述軍隊衝出軍營,沖向烏拉爾圖人,由於薩爾貢二世完美的充當了「攪屎棍」的作用,擾亂了烏拉爾圖人的陣型,亞述軍隊瞬間擊潰了烏拉爾圖人的主力,烏拉爾圖人開始潰退,但是亞述人卻似乎毫無停手的意思,一路追殺,烏拉爾圖國王路過周邊城市都沒想要進去防禦就直接棄城而逃。可見烏拉爾圖人的可戰之軍和大部分臣民已經損失殆盡,烏拉爾圖王國氣數已盡,薩爾貢二世在自己的記錄中描寫了烏拉爾圖國王的結局:「當阿舒爾神的光芒碾壓了他的軍隊,他拔出了自己的鐵匕首,刺向了自己的心臟,像一頭豬一樣的死去了。」


此次的軍事勝利挽救了薩爾貢二世,還從烏拉爾圖王國帶回了敵人長年累積的財富,為了紀念自己的功績,薩爾貢二世決定給自己打造一座新的首都,並將其命名為杜爾-沙魯金。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薩爾貢二世專注於打造他的新都城,薩爾貢二世親自設計了城市的許多建築和結構,將他自己的戰績作成浮雕,分布在城市顯著的建築上,他還在他的新首都里接見了埃及、努米底亞等國家的使節,此時,他已經作用安納托利亞東部、敘利亞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的地區。於是,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當初讓自己吃敗仗的埃蘭王國和巴比倫。城池的建造工程則交給了他的兒子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來打點。


薩爾貢二世採取逐個擊破的戰略,先是閃擊了埃蘭王國的領土,燒毀了沿途所有的村莊和農田,嚴重損耗了埃蘭人的補給能力。之後北方和南方向巴比倫城進軍,自知孤軍奮戰根本無法取得勝利的巴拉丹帶上了自己所有的財務,包括一張純銀的床、純銀王座和純銀餐桌,以及他自己的項鍊,逃出了巴比倫城,並把這些財務送給了埃蘭國王,希望能獲得埃蘭王國的庇護。埃蘭國王收下了他的禮物,但是由於懼怕亞述帝國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所以拒絕巴拉丹入境。無奈之下巴拉丹只得再次逃亡,最終在波斯灣附近被薩爾貢二世抓獲,但是薩爾貢二世卻沒有殺死巴拉丹。這個決定導致後來巴拉丹再次給薩爾貢的繼任人辛那赫里布造成了不下的麻煩。


征服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全境後薩爾貢反悔了他的首都杜爾-沙魯金,但是沒享受兩年清福,就在一次披甲上陣。敘利亞城市塔巴爾(Tabal)造反了,由於輕敵,薩爾貢二世並沒有率領太多的部隊去鎮壓叛亂,但這一次的戰況之慘烈遠超他的預計,甚至於他本人也戰死在亂軍之中,屍首也不知去向。一代霸王就此隕落。

他死後,發生了一個反常現象,他的兒子在位期間,新首都杜爾-沙魯金迅速荒廢,城內設施全都搬去了新首都尼尼微。辛那赫里布繼位後也沒有為父親撰寫過功績,也沒有建造過以父親命名的城市和建築,甚至都沒有對父親更多的記錄(反而是那座荒廢的城市杜爾-沙魯金,由於荒廢之後逐漸埋藏於荒漠之下,它的壁畫和資料得以保存)。

出現這個情況的解釋有兩種,一種說法是薩爾貢二世的離奇戰死甚至連屍首都找不到,讓亞述人覺得他是因為做了褻瀆神明的事情導致神明拋棄了他,並對他詛咒,所以國內將其視為不祥之兆。第二種說法是他的兒子辛那赫里布有意而為之,因為他並不喜歡他的父皇,薩爾貢二世並沒有像之前的亞述國王一樣鍛鍊自己兒子的軍事能力,他一次也沒有帶辛那赫里布上過戰場,這導致辛那赫里布剛上位的時候不斷受到周邊敵人的輕視,甚至認為辛那赫里布的上位是亞述衰弱的標誌。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犯了大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JWECm8BMH2_cNUgSK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