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單身漢來說,一個人的日子,最愁的恐怕就是吃飯問題,尤其是大冬天的,很多人都希望回到家,有人做了熱氣騰騰的飯,有人等自己回家。
所以很多人對於結婚後的第一個期待,就是希望每天妻子能夠為自己做一頓晚飯,甚至還有人把這當成了戀愛結婚的首要條件。
讀者沈先生剛結婚的時候,就曾期待每天下班後回到家,妻子劉女士能夠做好一頓飯等待著自己,然後兩個人邊吃飯邊聊聊一天的見聞,他覺得這樣的夫妻關係是他嚮往的。
所以剛談戀愛那會,他就曾試探性問對方是否會做飯,當得知對方做的一手好飯時,沈先生的內心就已經認定了劉女士,然而結婚後,他感覺自己的期待值落空了,因為妻子不僅從頭到尾沒為他做過一頓飯,甚至很多時候沈先生點了外賣,也只有自己一個人吃,因為妻子工作很忙,經常需要加班。
很多人說,我不喜歡娶女強人做妻子,因為女強人太忙,重心都在工作上,沒辦法更好地照顧家庭。
也確實,現代社會賦予了女性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女性在工作上有自己的成就,同時也渴求她能夠在家庭上多一些付出,然而魚和熊掌無法兼得,如果把側重點放在工作上,那麼對家庭的忽略是必然的。
我的一個朋友林楠就是這樣的人。
林楠畢業於政法學院,學的是律師專業,所以可想而知她本身的工作會有多忙,可對於女人來說,不管工作做的再好,都需要婚姻需要一個穩定的家庭,所以林楠在32歲的時候,經人介紹認識了她現在的丈夫劉珂。
劉珂是一名工廠的銷售經理,平時工作也不輕鬆,加班也是經常的事,不過好在劉珂工作的工廠有食堂,所以一般情況下,他的吃飯問題可以在工廠食堂里解決。
由於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忙,雖然組建了婚姻,卻並沒有因此改變很多,再加上林楠結婚時就曾申明,三年內不準備要兩年,而這一切劉珂也是認同的,所以基本上兩個人之間相安無事,沒有發生什麼比較大的矛盾。
然而結婚兩年後,劉珂的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他重新調整後的崗位更多偏向於管理,所以相對來說比之前也清閒了一點,也就有了更多回家吃飯休息的時間。
可每次劉珂到點回家後,家裡都是冷冰冰的,沒有一點煙火氣,劉珂的骨子裡是偏保守的,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可以不要那麼強,能夠適當地多放一些時間在家裡,比如為自己做做飯之類的。
可兩個人經過幾次交談後,都沒能達成協議,林楠以「沒時間」「不愛做飯」為由,拒絕了劉珂提出讓她下班後回家做飯的事,這讓明明有家,可感覺上卻像沒家的劉珂非常不滿。
相信很多夫妻在結婚時,對於家務都會有明確分工。有些加強男性是主導,所以會要求妻子承擔大部分的家務,包括做飯洗衣服等,而相對於民主的家庭則會在家務上有合理的分工,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相應的任務。
通常來說,家務出現矛盾少的家庭,幸福度也會更高一點,而一些因為各種家務鬧矛盾的夫妻之間,關係也會隨著婚姻的瑣碎而被慢慢消磨。
所以別看家務活只是小事,卻是真正影響夫妻關係的重要因素。
劉珂在林楠明確提出不願意把工作賺錢的時間花在做飯上時,只能選擇點外賣,但這對於劉珂來說,時間久了積怨就深了。
首先他會覺得林楠一味顧及自己的工作而忽略家庭,是對這個家是對他的不稱職,所以他私底下和自己父母同時也包括林楠的父母告過幾次狀,但在這件事上,雙方父母都比較民主,尊重他們小夫妻倆自己的意願,所以總的來說劉珂嘗試了很久都沒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他想到了離婚。當然他的念頭,是出自一件送外賣事件,那天劉珂還是跟往常一樣,一個人點了外賣,一個人吃飯,等到他吃完後,妻子才回到家,看到桌子上凌亂的餐盒,也沒有說要整理的意思,反正她就是自顧自地從客廳繞到房間,然後又開始忙自己工作了。
然後劉珂火氣上來了,直接跑到房間和妻子吵了一架,吵架的過程中,兩個人都覺得彼此的做法達不到對方的心裡,所以也就動了離婚分開過的念頭。
可能有人會說,不做飯而已,多大點事,去外面吃或者叫外賣都很方便,何必沒時間非要擠出時間硬逼對方做。
我也確實見過兩個人都不會做飯,或者說不愛做飯,所以結婚後一直是在外面吃飯,或者是去對方父母家吃飯的案例,但這個前提是:基於彼此都同意,並且一致決定的結果。
很顯然,劉珂和林楠在這件事上的意見,其實是沒有經過探討,或者說沒有達成統一的,所以才會有一個要求另一個人,而另一拒絕的原因。
實際上,婚姻中會出現的矛盾很多,任何一件事如果兩個人沒辦法坐下來好好溝通,並且學不會忍讓和妥協,不管再好的婚姻,最終都會走向失敗。
所以看上去兩個人是因為做飯的問題而離婚,可實際上真正導致離婚的主要原因,還是溝通的不到位,對於年輕的小夫妻來說,真應該好好學會溝通,好好站在彼此的角度去考慮一些問題,更多傾向於滿足自己,是很容易忽略對方的。
今日互動:你能接受妻子不做飯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