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興趣,只要有興趣就能迎難而上。——劉路
世界上有很多數學家都在青年時代就嶄露頭角,比如我國王元院士在25歲時就證明了"3+4";法國數學家塞爾在27歲時獲得了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而如今我國有一位數學研究者從一名學渣成為了中南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他在20歲時就攻克了世界級難題"西塔潘猜想",他就是劉嘉憶本名劉路。
1989年劉璐出生於一個理工家庭,他的父親是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而母親是一家企業的工程師。從小深受父母的影響讓他對理工科尤其是數學充滿了興趣。但是他從上小學開始接觸數學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是很理想。
後來上中學之後,他就開始專注於研究數論方面的數學難題。由於對數學的研究過於專注,導致他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並沒有用心。初中的時候劉路的各科成績都極其不理想,甚至連他最喜愛的數學也只勉強在及格邊緣。
然而劉路並不在意成績的好壞,只在乎自己的研究。班主任看到劉路這種班級墊底的成績也曾打電話給劉路的父母,讓他們督促他學習。劉路的父母一直以為劉路每天晚上都在熬夜學習,從未想過他成績會如此糟糕。
後來他們才了解到劉路每天熬夜所研究的數論,很大一部分都沒有在中學課程裡面。他們本來也想勸說劉路,但是看到劉璐每天晚上一、二點還在研究數學題時,又於心不忍。最後他的父母也任其發展,而劉路的班主任更是直接評價劉路是一個不聰明的孩子。
中考時劉路超水平發揮,考入了大連育名高中。剛進入域名高中時,他的成績幾乎是在墊底的水平。臨近高考時,他依舊在專心研究他的數論,父母開始擔心他未來的方向,並開始勸說他。然而小劉卻對父母說研究數學是他人生中的最主要的方向,他有自己的人生選擇。對此父母也是無可奈何。
他的成績一直處於兩個極端狀態要麼名列前茅,要麼就是墊底。導致他成績波動極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數學。試卷上的很多道數學題他都會寫,但是他從不按照步驟要求來,而是寫幾步之後就得出了最終答案。所以試卷上上的很多道題要麼得到滿分,要麼就是0分。老師也曾想糾正過他這個小毛病,然而劉路始終堅持。
後來高考結束之後,他以575分被中南大學數學專業所錄取,那時候他對自己的估分大概是在600多分,然而最終卻只得了575分,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在寫題上少寫一些步驟而影響了成績。
上大學後的他成績依舊平平常常,但他從未放棄過對數學的研究。他成為了大學圖書館的常客,經常借各種數學書籍來閱讀。平日有時間他也會參加一些課外活動甚至還自己攢錢去西藏旅遊。
2010年他開始研究數學邏輯,並且自學反推數學。在自學過程中,他了解了拉姆齊二染色定理也被稱為"西塔潘猜想",這個定理的證明難倒了海內外不少著名的數學家。這個定理也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在不斷的深入了解他更加堅定了要攻克這個難題的決心。
從此他便將全部的心思放在證明這個定理上,通過不斷的查閱資料,推理證明他也曾陷入過瓶頸,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在一次偶然的學習中,他突然想到可以利用之前的一個方法加以修改就能將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給證明出來。
後來他通過演算,並且連夜將這一證明寫了出來,並且向數學邏輯國際權威刊物《符號邏輯》投稿。後來世界級數論專家鄧尼斯漢斯傑弗德看到之後還對劉路大加稱讚,因為他之前也研究過這個問題,但始終無法證明。
雜誌的發表也使得他在數學界名聲大噪,有人稱他的研究成果極大的促進了反推數學和計算性理論的發展。後來他還被邀請參加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數論邏輯學術會議,他作為亞洲唯一高校代表在這場學術會議中上台作報告。他也因此受到了國際上眾多數理邏輯專家學者的讚許。
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候振挺教授了解了劉路的研究成果之後,就立馬聯繫了劉路將他收為學生,共同探討學術問題,並且帶著他參加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學術會議。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李邦河、丁夏畦、連群知道劉路證明出了"西塔潘猜想"後,立即聯名給教育部讓他們重視這位天才少年。
中南大學決定讓他提前畢業,並且直接錄取為碩博連讀生,可以說一時之間,劉路在中南大學的校園內名聲大噪。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20012年中南大學向外宣布破格任用劉路成為中南大學正教授,並授予100萬元獎金。就這樣劉路從一名在讀大學生變成了校園內最年輕的正教授。
當然當這一消息公布之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畢竟劉路雖然有如此高的成就但是他在知識的積累上還沒有達到一個教授的級別。對於這些質疑,中南大學的校長張堯學回應道聘用劉路為教授是經過學校方面深思熟慮的。
中南大學聘用教授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本學科領域能取得一些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而劉路獨自一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具備了發現科學問題並且解答的能力。雖然劉路年僅22歲但是他的研究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年齡。
學校決定聘用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為流入的發展提供更加寬鬆的環境與渠道。雖然他是教授,但他並不是立馬就走上講台,而是繼續深入研究。學校期待他帶給母校未來更大的成果。
劉路在面對這些成就時卻表現得很淡然,並表示自己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知識。他會一直致力於研究他的數學,他的成就並未止步。
劉路的經歷正是在訴說著一個人生道理:走完一段人生就相當完成一道數學題,在這過程中,不能丟掉最初的目標,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因為外在的環境只能影響你的速度,而真正決定人生終點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