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真扈倫四部之一所在地,文物保護單位,吉林通化輝發城址

2019-11-03   視覺秀旅遊

輝發城址,位於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城東北17公里輝發河東北的輝發山上,此處原為戰國燕東北之穢發地,唐代稱回拔城。本遺址為明代女真族扈倫四部之一的輝發部城址。

輝發部原系薩哈連烏拉江尼馬家部人.始祖星古禮(星古力),傳至旺吉努(王機努),征服鄰近諸部,於輝發河畔呼爾奇山"築城以居",即輝發古城.旺吉努死,孫拜吉達里"殺其叔七人",自立為貝勒。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拜音達里參加葉赫等九部攻擊以努爾哈赤為首領的建州部,大敗,為努爾哈赤所滅。

輝發城由內、中、外三道城牆和山頂上的平台及瞭望台組成。城的南面,有自東南來的黃泥河,經過古城的南牆,最後注入輝發河,這就形成了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對著廣闊的河谷平原,易守難攻的有利局勢。內城呈不規則的菱形,東南部巧借懸崖絕壁為城垣,西北部依山勢修築城牆。內城周長706米,用兩層河卵石夾一層夯土築成,高約2米,頂寬約1.5米。有兩座城門,一座位於城的東北角內城與中城的相接處,由此門可通往中城。另一座在內城北牆上,是通往外城的惟一出口。在面臨輝發河的山崖上,有人工鑿成的從山頂通往水面的盤山道。在內城的東南側,是依山勢修築的橢圓形平台,平台周長336.5米,高4.8米,應該是當時的宮殿建築和居住中心建築遺址。在平台的中部山崖邊,還有一高2.5米,邊長4米的方錐形瞭望台,是全城的最高點。站在瞭望台上,不僅可俯瞰全城,而且可將輝發山四周的河流、平川和道路等盡收眼底。 輝發城址位於輝南縣輝發城鎮政府所在地西南4公里的輝發山上,是明代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輝發部的都城,依山面水,地處交通要道,萬曆三十五年(公元一六0七年)九月被努爾哈赤率軍攻陷。輝發城就雄居在輝發山巔和山下的台地上。

輝發城的地理形態十分險要,築城亦精心選擇,城址三面環水,一面臨廣闊的河谷平原。城分內外三層,隨山勢走向修築城牆而成。城內遺物豐富,出土有磚瓦等建築構件、銅器、鐵器和「萬曆」年款的精美瓷器,是研究明代歷史的重要遺址。2006年5月,輝發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