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作為國際港口城市,開放的上海如何應對商務活動?大量的境外商務人士如何接待?上海的決定是:不搞一刀切,既歡迎來,又精準防疫。來看人民日報的報道
3月14日,上海對疫情重點國家及地區短期來滬從事商務活動人員作出新的管理規定,適用於進入上海前14天有過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國家與地區旅行及居住史、並且在上海有明確事由和行程的商務人員。
按照這一新的規定,商務人員入境檢疫後,向海關、邊檢出示來滬從事短期商務活動的有效證明(如邀請函等),通過海關擬採樣檢測人員通道,送至浦東新區或長寧區臨時集中隔離點。
在臨時隔離點,工作人員要核實邀請或接待單位聯繫人、聯繫方式,告知來滬短期商務人員相關短期出行要求,在其知情同意並簽署《採樣知情同意書》後,安排駐點醫務人員進行採樣,送指定實驗室檢測。被檢測的商務人員必須在臨時隔離點等待檢測結果。
如果檢測為陽性,隔離點工作人員通知120救護車將該人員送至所在區的指定醫療機構,按診療規範和規定流程予以處置。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可以繼續在滬的商務活動。接待單位派專人專車至臨時集中隔離點,出示相關活動證明,把人接走參加活動。接待單位需落實商務活動期間的防疫責任與要求。
檢測正常的商務人士將實行閉環管理,可以入住指定賓館、酒店,並填寫《短期來滬商務人員臨時健康觀察告知單》,接受賓館的防疫測溫等管理措施,如有發熱等異常情況須及時報告。商務活動期間必須安排專人專車接送,不得乘坐公共運輸,不得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商務人員每天必須返回指定賓館居住。
商務人員入滬起7天內必須離滬,由接待單位專車送回機場,並協助登機,並留下航班信息待查驗。商務人員的個人消費及檢測費用、接送費用由接待單位或個人承擔。所有行程如有擅自變更,執法部門將送其至集中隔離點觀察,並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謝衛群)
編輯:顧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