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西,定居昆明20年了,依然忘不了家鄉那碗餄餎面

2020-01-24     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大概上中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和身邊的同齡人不一樣:他們喜歡異性,我則喜歡同性。

那時候,人們對同性戀的認知並沒有像現在這麼寬容,因為那時候,大家會覺得同性戀是一種病,甚至覺得是變態。

那時候,認識同類,不像現在,有了專門的聊天軟體,而是通過公園、酒吧或公廁去尋找。

我的第一個男朋友,比我大六歲,從他那裡,我第一次接觸到了男生和男生之間的感情,只是,我們的感情進行的很壓抑,從不敢讓外人看出任何破綻。

期間,我認識了一個明明喜歡男生,卻最終和女生結了婚的男子,當然,他最終還是和他老婆離婚了。

認識他的時候,他每天都鬱鬱寡歡,他如是說:不能和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是多麼的遺憾。

也是因為這份認知,我就告誡自己:這輩子,如果等不來同性婚姻合法化,那麼,也絕不會找異性結婚,並覺得,和任何女人結婚,都是對和我結婚女生的褻瀆。

到了適婚年齡,面對父母的逼婚,我從老家山西「逃」到了昆明。

轉眼,在昆明已經生活了20多年,期間,經歷了父母的病逝世。

尤其在父母病逝後,我就很少回去,但是,依然會在有些時候,想起家鄉的那碗餄餎面。



木子李編後語:

經常和山西老鄉開玩笑:咱們山西人,是最不適合出遠門的一撥。事實上,更多的山西人,也不會選擇去外省打工。

就算在他鄉打拚,依然會惦記家鄉的醋、麵食。

山西的麵食似乎和很多地方的麵食都不一樣,因為有各種做法,甚至覺得,幾天不吃一頓麵食,就很不是滋味。

導致,那些在外省打拚的人們,都會準備:餄餎機,壓面機。

可能,維繫老家的飲食習慣,也是對家鄉懷念的延續。

而你,或因為單身,或因為懶得做飯,所以,不能經常性吃到家鄉飯菜,再加之,山西人本身就看重「落葉歸根」,才使得那碗餄餎面對你特別有意義。

其實,無論多忙,都不要虧待自己的「胃」,可以嘗試著自己做家鄉的飯菜來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plM1W8Bgx9BqZZIiD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