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彈指瞬間
警隊就是她的家
作為一名資深 「警媽」
送走了一批「警娃」又迎來了一批「警娃」
這些年
照顧過多少民警、輔警的味蕾
她已經記不清
但是大伙兒說起「警媽」的暖心故事
卻是一樁又一樁
「警媽」名叫項美英,是麗水市公安局蓮都區分局大港頭派出所食堂的「金牌廚娘」。
項阿姨說,她是2008年1月份來到大港頭派出所的。當時,原來的食堂阿姨因私人原因離開。時任的所領導四處打聽,得知項阿姨燒得一手好菜,又是本地人,最重要的是為人踏實。於是在所里領導的再三邀請下,熱心的項阿姨就成了派出所食堂的「掌勺人」。
十二年時間裡,經歷了五任所長、教導員,民警也一撥又一撥地來或走,唯有項阿姨還堅守在她最熟悉的崗位,照顧著她眼中從未離開過的孩子們。現在所里的民警都親切地叫項阿姨「老媽」或者「警媽」,作為所里「五朝元老」的她,已經和派出所結下了深深的情誼。
為了能讓所里的民警、輔警們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從上崗第一天起,項阿姨就搬出了看家本領,除了可口美味的家常菜,還經常給辛苦了一天的孩子們「開小灶」。遇上周末或者是節假日,項阿姨還會為孩子們在餐桌上送上不一樣的溫暖,陪著在崗的孩子們一起過節,讓他們儘量在味蕾中得到一絲慰籍,更好更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項阿姨說,她也曾離開,後又因不捨得這幫孩子們回來了。2017年2月,項阿姨的家人怕她太辛苦,多次做她思想工作,於是項阿姨介紹他人接了班。沒想,四個月後,接班的阿姨因故也辭去了工作,派出所食堂眼見就要「打烊」了。這時,心疼所里這幫孩子的項阿姨聞訊後竟主動跑回了派出所,臨時幫助大夥做飯,這一幫就又是三年。
大港頭派出所所長許廣勝說,「項阿姨很勤快,每天天剛亮就趕到派出所,為大家親手製作既營養又豐富的早餐,然後又趕到菜場選購物美價廉的農家蔬菜和肉製品,準備午餐和晚餐的食材。日常也只有中飯後的兩個小時,阿姨才有一點時間靠在椅子上休息。晚餐結束收拾完碗筷,打掃好衛生,她才關掉餐廳所有電源放心回家。」
輔警金晶瑩是所里的老輔警,在她心中,項阿姨為人熱情,做的飯菜美味不說,而且菜式豐富。這麼多年來,吃過項阿姨飯菜的民警、輔警對項阿姨的評價都很高。
從日出到日落,項阿姨可以說將自己的所有時間都放在了派出所。從去年開始,大港頭派出所全所上下專門開會,為阿姨制定了一個特殊的「福利」,每周讓項阿姨休息一天,這天的伙食由當班值班人員自行解決。
都說項阿姨是一個暖心的「老媽」,全所上下所有民警、輔警喜歡什麼菜,偏向什麼口味,項阿姨心裡都記得清清楚楚。
民警陳燦愛吃雞翅,每次值班,項阿姨總會為他燒一盤大港頭農家版的可樂雞翅。
女民警魏若涵偏愛時令蔬菜,項阿姨總是帶來自家種的新鮮蔬菜為她製作菜肴。
項阿姨對民警的照顧,副所長樊銘鑫特別能體會。他剛來大港頭派出所不久,有一次前往峰源處警,來回三個小時早已過了飯點,原以為要和同事一起吃泡麵的他,怎麼也沒想到,項阿姨留了飯菜在鍋里不說,還一直守在食堂門口等著他們處警歸來。
那一刻場景就像母親倚靠在家門旁,等著盼著回家的孩子。到現在,樊銘鑫回想起那一刻,那種溫暖的感覺依然環繞在心間。除了樊銘鑫,所有錯過飯點的民警、輔警們都曾有過這樣的「待遇」……
作為新大港頭人,教導員楊蒙說:「『老媽』除了溫暖,同樣也很較真,偶爾也會『批評』孩子們。」今年疫情期間,項阿姨和往年一樣休假在家過年,沒想派出所的民警、輔警們沒了假期早早上崗。年初五那天,得知大家壓根就沒放假,並且天天值守在崗吃泡麵,聞訊後的項阿姨第一時間趕回所里,看見孩子們黑了瘦了,十分心疼,怪起自己不說,同樣責怪他們不給自己打電話。
這些天,項阿姨也很惆悵,因為她快退休了。項阿姨有個幸福的家庭,子女都在城裡做生意,孫輩們也大了,家人讓她趕緊進城享福。項阿姨當然也想,但她放心不下所里的這幫孩子。這些天,項阿姨正帶著兩個準備頂替她的「徒弟」熟悉熟悉業務,手把手的「教學」。
項阿姨說,「我捨不得我的孩子們,更捨不得和他們一起的美好時光,他們知道我要走了,這些天都會和我交心地嘮家常,給我許多祝福也說了很多暖心話。雖然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有時間還會回來給他們做一兩頓好吃的,畢竟大港頭派出所也是我的家,家裡還有我最惦記的孩子們。」
沒錯,這就是一個基層派出所中最暖的「老媽」,最有愛的「警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