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亮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2019-09-27     古都安陽

點擊「古都安陽」,輕鬆關注!

圖為大型成就展上的紅旗渠展區(紅旗渠風景區提供)

紅旗渠亮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記者 劉劍昆 通訊員 申喜山

9月23日,「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紅旗渠亮相成就展,向祖國獻禮。

圖為大型成就展上的紅旗渠展區(紅旗渠風景區提供)

成就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的時間順序,逐年展示取得的偉大成就。展覽由序廳、屹立東方(1949—1978年)、改革開放(1978—2012年)、走向復興(2012—2019年)、人間正道組成,採用編年體形式,凸顯「時光隧道」的觀展體驗,全方位展現了新中國走過的光輝歷程。紅旗渠精神展區通過一張張黑白照片和修渠人實物模型,向人們講述震撼心靈的修渠故事和歷久彌新的紅旗渠精神。

20世紀60年代,河南林州(原林縣)人民在國民經濟最困難時期,為改變乾旱缺水的惡劣生存環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苦戰十年,憑著一錘一釺一雙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工具壞了自己修,石灰沒有自己燒,水泥、炸藥自己制,削平山頭 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座,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其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講述中國故事的生動教材。

圖為大型成就展上的紅旗渠展區(紅旗渠風景區提供)

紅旗渠不僅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個艱苦創業的中國故事。從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開始,蜿蜒1500公里,將漳河水引向林州乾涸的大地,解決了50多萬人吃水、50多萬畝糧田灌溉的問題,改變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生存現狀。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偉大實踐中孕育形成的紅旗渠精神,成為林州人民「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同志23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他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70年來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說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70年後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要展示好、宣傳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一致、銳意進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懈奮進。

(來源:安陽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hwDcm0BJleJMoPMLK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