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氣到變形!

2020-04-05   愛幼科學說

「你必須給我強行寫出來,爸爸的愛在哪裡?」


近日,一段父親「憤怒」控訴女兒的搞笑視頻在網上火了。

關注公眾號「愛幼科學說」可查看視頻

讓這位年輕爸爸「氣到變形」的原因,其實是女兒在作文中只歌頌媽媽的愛,卻隻字未提爸爸的愛。


面對這樣的「區別待遇」,爸爸的情緒變得十分激動:


他假裝生氣,像連珠炮似的「質問」女兒:


「你怎麼長這麼大的?你衣服哪來的?」

「你每次旅遊去哪裡?旅遊怎麼去的?你自己走過去的?」

「你每天喝牛奶,還有吃的哪來的?」

「房子哪來的?」


面對爸爸的「發難」,女兒只是笑嘻嘻地回答:


「你沒有愛啊!」

「媽媽買的。」

爸爸顯然有些「受傷」,要求她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在哪裡」。


父女倆的這段互動逗樂了許多網友,大家紛紛留言「心疼」這位不被重視的爸爸。


看得出來,視頻中這對父女的感情很好:爸爸看似「生氣」,實際上只是以此方式表達內心的小吃醋、小委屈;女兒在一旁笑得東倒西歪,絲毫沒被爸爸誇張的「表演」嚇到。


為啥孩子會「忽視」你的付出?


但為什么爸爸付出了這麼多,孩子卻「看不到」他的愛呢?


前段時間,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段來自國外的街頭採訪視頻。


視頻中的孩子們面對「你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的問題時,絕大部分都選擇了媽媽。


而他們更愛媽媽的理由都很簡單:


「因為媽媽會跟我聊天,會鼓勵我,而爸爸總是在忙自己的事。」


「因為媽媽關心我是否開心。」


「因為媽媽總是陪在我身邊。」


「因為媽媽會跟我一起玩,就像是我的朋友……」


所以,那些總是得不到孩子關注的爸爸們,是否也該認真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給了孩子應有的關注,是否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愛?

像上文視頻中的爸爸一樣,很多父親認為,自己努力賺錢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孩子平日裡也一定能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愛。


但小孩子沒有錢的概念,只知道陪伴就是愛。

孩子不會想住著誰的房子,只記得陪他在房子裡玩的人。


孩子不會問買牛奶的錢從哪裡來,只記得給他買牛奶的人。


孩子不會管買機票的錢從哪裡來,只記得陪他一起去旅行的人。


如果視頻中的爸爸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把問題換成:


「你剛買的新衣服是不是爸爸陪你挑的?」

「去年暑假旅遊,是誰和你一起去的?」

「爸爸是不是經常陪你玩你最喜歡的遊戲?」

當孩子回憶起有爸爸陪伴的快樂時光,就不用「強行」寫出爸爸的愛了。


這7組漫畫,觸動無數父母


一位作家曾這麼總結為人父親的三重心境:


第一重,做之父,做之師。希望當全知全能的榜樣,又希望孩子超越我們,責任心爆棚,卻總累得慌。


第二重,做孩子的朋友。放下老爹的架子,反而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但往往父親和孩子說一百句,依然抵不過同齡人說的一句。


第三重,樂在其中的陪伴。明白自己要怎樣的生活,然後與孩子一起玩耍,互為搭檔,共同生活。


疫情期間,孩子宅在家裡,吃喝拉撒睡、玩樂與上網課等,一定不只是媽媽的工作,爸爸的陪伴實在太重要了。


如何「陪伴」是一門藝術,希望美國漫畫家Chris Grady的這組作品,能夠為所有渴望成為稱職爸爸的人提供一些「陪伴」靈感,從而收穫最好的父子/父女關係。

當爹後,不斷找回了童真


1、不是大人陪孩子,是孩子陪大人


小時候,我總央求媽媽:「我想要跟大人一起坐。」


媽媽總會回我說:「你還沒長大,去跟其他小孩玩吧。」



長大後,我的夢想成真,跟大人坐到了一起,喝酒聊天。他們說著無聊的話題,我有一句沒一句地搭理著。


於是,我又忍不住跑回孩子那裡,和他們玩遊戲。



2、當孩子羨慕別人的能力時,巧妙地幫他建立自信


有一天,兒子看著超人的故事,對我說,「我也希望我有超能力。」



我便問他:「你看到路邊那個垂頭喪氣、戴著丑帽子的人嗎?」兒子點了點頭。



然後我走上去,對著這個路人說,「嗨,你的帽子酷斃了,你帶起來好帥!」


路人愣了愣,說,「哦……謝謝你啊。」



這時,我再讓兒子看,「現在,看看那個人的表情,我們都有超能力。」


兒子忍不住喊出聲來,「這真的太酷了!」


一起創造美好的回憶


3、願意帶著孩子做「危險」的事


我不理解一種做法。


當孩子撿起掉落的樹枝時,有一種爸爸會馬上說:「不,寶貝,這很危險,把它放下來!」



真是差勁的老爸。


可能當我陪兒子瘋狂地玩著這些掉落的樹枝時,對方也在心裡偷偷地說我,「真是個差勁的老爸吧。」


但看著孩子開心的模樣,我堅信自己是對的。



4、陪伴孩子,感受生命的真諦


兒子問我,「爸爸,這棵樹是在睡覺嗎?」


我回答說,「不,它死了。」



兒子忍不住說,「啊……」


我便回應他,「沒事的,死亡不是糟糕的事。看,大樹死了之後,他們的根還會給土壤補給營養。」



「就連蟲子,也可以靠吃樹上的蛀蟲維持生命。還有,看看這裡,蘑菇和青苔是新生命的預兆。」



「最棒的是,這些樹枝還可以拿來做雷射劍!」


於是,我們倆拿著樹枝,開心地追逐打鬧。



父愛是有期限的


5、回過頭看這些年,對孩子的期望一直在變


當兒子還小的時候,我希望他當太空人、律師:



然後,我們的期望越變越小……最後,我們只希望孩子快樂,善良,友好地對待他人。



6、珍惜孩子的每一次「邀請」


有一天我意識到,當兒子問我,「爸爸,你可以來跟我玩嗎?」


我習慣性地會回復他說,「對不起,我好忙。」



然後我算了一下,2085天後,他成年,就不會想跟我在一起了。



7、「陪伴」不只是屬於孩子,別忘了她


還有一點,我始終銘記於心,那就是,走過漫長歲月,孩子終將離開我。



陪在我身邊的,依然是我最愛的伴侶。



爸爸們,

不要讓物質代替陪伴,

多留一些時間給孩子和伴侶,

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