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可能是人類進入21世紀後最不尋常的一個春天。
疫情持續了近三個月,仍沒有「放人類一馬」的跡象。唯一的轉變是,這場疫情風暴的中心從國內到了國外。
被隔離的義大利,綿羊街頭亂竄 圖 @Op-Open
3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呈加速傳播趨勢,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37萬例,中國境外確診病例數超過29萬例。此外,超30家航空公司宣布停飛所有國際航線。
多個國家啟動最嚴禁令,自全球化以來,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割裂」。
1
疫情衝擊全球化
目前,經濟全球化仍是世界主流。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大大降低了國際貿易間的障礙,極大促進了各國間的跨境貿易。
2020年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的進出口貿易情況。
據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為31.54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額為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額為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為2.91萬億元,擴大25.4%。
時至今日,外貿仍是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3月3日,在空港新城東航維修機庫,一架來自柬埔寨瀾湄航空的空客A321客機正在進行8C檢修 圖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
然而,走過30多年的全球化,似乎開始出現「未老先衰」的跡象。中美貿易摩擦、日韓貿易衝突、英國脫歐等事件讓逆全球化持續升溫發酵。
面對疫情,原本以為世界各國會團結起來,用最大的信心、最強的力度、最短的時間共同打贏這場「人類保衛戰」,同時給全球化加加溫。
可事實卻是,病毒讓世界更撕裂,正在從國際互信、經濟、外交等多個方面向全球化滲透。
這真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
「高牆」下略感寒冷
3月23日,媒體報道由於疫情防控趨勢日趨嚴峻,多國宣布「停飛令」,全球航空業迎來至暗時刻。
在全球各國不得不築起「高牆」來阻止疫情蔓延之時,外貿和港航物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疫情正在成為貿易壁壘。
2020年1-2月受春節因素特別是疫情影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此外,各經營主體普遍面臨困難挑戰,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出口分別下降12.8%、20.4%和12.4%。
1-2月正是疫情在國內的暴發期,為抗擊疫情,全國企業停工停產,進出口額下降無可避免。
疫情發生以來,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從復工復產、財稅、金融、信保、參展、法律援助、防疫物資保障等全方位為外貿企業排憂解難。隨著密集出台的各項穩外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各地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呈現加快恢復態勢。
3
奮力搖響陝西「駝鈴」
3月2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再次開會,為國內疫情阻擊戰定了調: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中央還要求,要在科學精準防控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短短40多字,既有對國內疫情形式的判斷,也有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
在「一帶一路」中的獨特區位,給了陝西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資本。近幾年,在「三個經濟」的引領下,輔以陸港、空港、自貿試驗區等政策,陝西經濟的外向度的確大有起色。
然而,疫情無疑讓正在追趕超越關鍵時期的陝西,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最大風險也正是不確定。
為了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復工復產,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保通保運保供,又增強物流國際競爭力;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支持快遞企業發展空中、海外網絡。
國家層面已經出手,陝西也在積極謀劃。
3月25日,為貫徹落實中省「穩外貿」決策部署,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好地服務陝西省外經貿企業,陝西省商務廳聯合西安海關、國家稅務總局陝西省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陝西分公司、西安市商務局舉辦陝西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線上說明會。
陝西外貿「危中有機」,在當前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受限的時期,陝西便可進一步做強中歐班列長安號,打通拓寬外貿運輸走廊;政府招引新業態,企業創造新模式,做大必選消費,根據形勢調整可選消費,提高外貿企業的確定性……
一句話,陝西經濟要想回暖,外貿不能涼!
(來源:長安路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