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國家確定這個博覽會永久落戶大連

2019-08-02   大連廣播電視台

今日至8月4日

全球唯一的「海洋牧場」

專業主題博覽會——

第二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

暨漁業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

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

作為中國海洋牧場的傑出代表,

近年來大連持續推進海洋牧場建設,

加快打造海洋經濟強市,

高質量建設現代海洋牧場,

叫響「大連海鮮」品牌,

打造「藍色糧倉」,

推動大連由海洋資源大市

向海洋經濟強市轉變。

全球唯一!

這個博覽會永久落戶大連

從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成功在我市舉行,到今年農業農村部漁業局確定將「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作為海洋牧場示範成果展示和漁業新產品、新技術推廣的平台永久落戶在大連,大連現代海洋牧場用實力和品質書寫著新時代中國海洋漁業事業的新篇章。

鮑魚、海參、扇貝、海膽、對蝦、裙帶菜、海帶、紅鰭東方魨……改革開放40年來,大連海洋漁業的質量、品種、科技、效益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漁業前列。目前,全市優質高效水產品增養殖面積650萬畝,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參、蝦夷扇貝、裙帶菜、雜色蛤、紅鰭東方魨增養殖基地,無公害養殖面積445.2萬畝,擁有國家及省級水產原良種場37個。

如今,大連漁業逐漸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始終保持位於全國漁業的領先行列,為保障大連乃至全國水產品的供給,促進全國漁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要叫響「大連海鮮」品牌

打造「藍色糧倉

海洋牧場是一種新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模式,以投放人工魚礁為基礎,以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為手段,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改變了以往漁業單純以捕撈、設施養殖為主的生產方式,逐步解決局部污染和過度捕撈帶來的資源枯竭、近海養殖引起的病害加劇等問題,是海洋漁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

2016年7月2日,我市印發《大連現代海洋牧場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加快大連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步伐。

如今,大連海洋牧場已成為中國海洋牧場建設的傑出代表。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投入建礁資金約 22.45 億元,投放各類魚礁約1578.55萬m3;累計建設1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018年建設海洋牧場10萬畝。大連海洋牧場已經成為國內研究海洋牧場的經典案例,截至2018年底,全國獲得批覆的4批共86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中,大連有14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是全國海洋牧場最多的市級單位。

作為「現代海洋牧場」的理論和實踐開拓者,科學和技術由始至今對大連海洋牧場建設起到了引領和支撐作用。

2008年,大連海洋大學就承擔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牧場國家級研究課題:國家海洋公益項目「基於生態系統的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2009年,大連海洋大學的海洋牧場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首次提出「現代海洋牧場」的概念,並於2012年予以完善提出了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建設理念。我國第一個海洋牧場學術研究機構、全國第一個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一個全國性海洋牧場科技創新聯盟平台等都是在大連海洋人的積極努力下促成或落戶大連。

年年增殖放流

讓大連的海「休養生息」

增殖放流是養護漁業資源、修復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大連市的增殖放流工作在全國起步早,工作水平保持全國領先。

從2006年開始,大連地方增殖放流項目發展較快,增殖放流的規模、種類和數量都呈逐年遞增趨勢,增殖放流苗種從2006年的3040萬單位增加到2019年的30.44億單位。「十二五」時期,大連已初步形成了中國對蝦、日本對蝦、牙鮃魚、海蜇、三疣梭子蟹為主導品種的增殖放流格局。

科技興海推動大連漁業提質增效

我市海洋漁業大力實施科技興海戰略,推廣「海水池塘優勢品種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海水網箱生態育苗技術」「刺參底播增殖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引領國內海洋牧場生產建設的風向;建設了一批科技示範基地,基本覆蓋了全市水產養殖區域,為先進養殖技術的推廣普及奠定了基礎。

全國漁業行業首個國家漁業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台落戶大連市,為全市水產養殖創新成果轉化搭建了很好的舞台。

建設現代海洋牧場

讓「大連漁業」品牌走出去

近年來,大連堅持實施漁業品牌化戰略,通過狠抓漁業品牌創建,有效提升了大連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對增加漁民收入、促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我市始終堅持以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以資金政策扶持為引導,加強海洋漁業品牌建設。大連海參、大連鮑魚、大連蝦夷扇貝、大連河豚魚等一批海珍品,已成為國內水產品行業不可忽視的區域品牌力量。

從2014年起,「大連經驗」連續多年在農業部標準化工作會議上作經驗推廣並得到高度肯定。

近年來,共制定發布大連農業標準規範29項,推薦上級標準82項,培訓建設300餘人標準化隊伍,獲得標準化獎勵47項,建設「國家紅鰭東方魨養殖綜合標準化示範區」等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3個,建設「大連市名貴海水魚漁業標準化示範區」「大連市蝦夷扇貝漁業標準化示範區」等市級標準化示範區2個。

2017年,立項「海洋牧場規劃設計技術規程」等大連市農業標準規範項目11個。

大連海洋漁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同時品牌建設也促進了大連漁業的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大連市獲評農業部地理標誌水產品已達20家,獲評數量居全國計劃單列市首位。

全市水產品品牌12個獲全國馳名商標,13個被評為遼寧省名牌產品。在由農業部指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水產品品牌大會」上,大連市獐子島、棒棰島、天正河魨、海晏堂、鑫玉龍、壹橋、富谷、有德等8家漁業企業獲得2017年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獲獎企業占全國獲獎企業總數的1/10。

截至目前,大連市共有水產品加工企業600餘家,其中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近200家,產值億元以上的加工企業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