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象徵,無論中國還是外國,姓氏都是家族延續最有力的證據;無論古代的王侯將相還是現代的商業大鱷,個人所取得的榮耀都會以姓氏為單位向家族輻射開,家族也會傾盡全力輔佐某位有潛力的族人,以助其取得更大的榮光。
中國的姓氏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據說黃帝當初就封了自己的兒子們十二個姓;我們祖先還喜歡用封地來作為姓氏代表榮耀,比如現在的齊、魯、秦、趙、衛、韓等大姓,都是西周時期分封諸侯國流傳下來的。
相比起中國,日本的姓氏就隨便了許多。日本原先只有氏,只屬於各個小國的國君以及其家庭才被允許擁有,一個氏代表的是一個氏族之家;後來一些身具要職的貴族被賜予姓,例如「相臣」之類的,一般都是以官職為姓。
氏族不斷發展,他們不僅居於一個地方,而是開始向外擴張,這些擴張出去的族人將自己的姓氏結合自己的地盤,變成新的「苗字」,等於一種姓氏的分支,比如說日本出現比較多的「近藤」、「伊藤」等姓,來源都是大姓「藤原」。
不過這些都是貴族專屬,在日本,貧民是不配擁有姓氏的。直到1867年明治天皇上位,德川幕府統治被推翻,明治天皇開始實行「明治維新」,整頓全國戶籍,才下令讓全國百姓都必須擁有姓氏。
可突然多了一個姓,百姓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取,就只好隨便根據周遭環境來作為姓氏了——在田裡耕作的農民就叫做「田中」;居住在山路出口的就叫做「山口」;有點實在想不出來了就只好隨便取一個,於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鬼頭」、「茄子川」都冒了出來,生怕取慢了要遭到處罰。在這其中有三個姓,簡直讓人無法直視,但偏偏其中又出了不少著名人物。
第一個是「犬養」,看到這個姓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中國很著名的一句國罵,「XX養的」。其實犬養這個姓在日本而言挺正經,這是取自一種職業,那就是養犬人,犬養倒過來就是養犬。這個最開始只是養犬的姓氏,發展至今竟出了一位首相,那就是日本第29位首相,犬養毅
比犬養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一個叫做「豬口」的姓氏。豬口這個姓大概是根據喂豬這個職業來的?現在我們也研究不清,不過這個姓也出了一位比較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日本一位女外交大使,豬口邦子。好吧聽上去真的很搞笑就是了。
最後一個千萬不要以為是小編隨口編的,因為這個姓竟然叫做「我孫子」。還別說,這個姓挺貴族的,因為是流傳自日本皇宮,發展到現在也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比如說寫《殺戮之病》的那位懸疑小說家我孫子武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