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嘗試跑步之後,就會發現加強下肢肌群的訓練是許多跑者必做的功課之一。
USATF認證教練兼strengthrunning的創辦人的Jason Fitzgerald指出,深蹲就是維持雙腿與加強下肢肌力最好的訓練動作;因為深蹲是屬於一種多關節及全身性的訓練運動,主要能加強腿筋、臀部、股四頭肌和臀肌等肌肉群,這對於跑者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肌肉群,當這些肌肉強壯有力時,受傷的機率就能大大降低。與此同時,健康強壯的雙腿通常在跑步速度方面也會比較理想。
當然,除了加強跑步過程中使用的主要肌群,並為下肢提供更有彈性的關節之外,深蹲這個動作也具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好處。Jason Fitzgerald特別說明,做出正確姿勢的深蹲需要想當的靈活性與穩定性,而這樣充滿靈活性與穩定性的訓練將能為跑步提供更有效率的步伐。
雖然深蹲看起來似乎主要只訓練到臀部和腿部肌群,但其實這個動作還包括了核心穩定性訓練。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核心訓練就是卷腹或平板支撐,但其實深蹲遠比這些動作需要更多的核心支撐。這樣的核心穩定性對於跑者的跑姿、步伐與穩定性都至關重要。
另外,正因為深蹲是屬於全身性與多關節的訓練動作,所以也會大量地刺激身體激素的釋放,例如:生長激素和睪酮的分泌,這些激素對於身體的恢復與避免運動傷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跑者最好的深蹲
如果你屬於力量型的初學者,最好從徒手深蹲訓練開始;當你完全掌握深蹲的技巧與提升下肢肌力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所謂的負重深蹲,漸漸增加重量。
如果你是一位跑者該如何進行深蹲呢?Jason Fitzgerald說:身為跑者,不應該進行單純的耐力訓練,因為在日常跑步訓練中已經獲得,但也不需要像健美或力量型運動員一般追求肌肥大的訓練,要提升的是肌力與肌耐力。所以,必須通過中等或較少次數的重量來進行訓練,比如初學者可以才用徒手深蹲10下/組,做3組的訓練;進階跑者可以運用負重進行10下/組,做4組不同重量的深蹲訓練。
另外,Jason Fitzgerald表示,深蹲是一項複雜且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動作,如果你是初學者,因為只使用體重進行深蹲訓練,因此可以將這項訓練放在跑步後進行,而不是在跑步前或強度訓練的日子裡完成。但如果是負重深蹲,最好可以另外安排1周2天跑休日的時候進行訓練。
徒手深蹲5個秘訣
1. 膝蓋正確位置
很多人認為,深蹲時臀部要一直往後推出去,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就是要把身體重心往後擺。這種說法雖然不算錯,但也不完全正確。因為,每個人的腿骨長短不一樣,如果要一個很高或腿長的人膝蓋不超過腳尖,那他身體的重量就會完全落於腳尖,這樣容易造成髖骨或膝蓋的傷害。因此,最正確的方式就是把身體重心放在腳掌中央。由於重心不是全部集中在腳尖或腳跟,所以深蹲時要記得讓重心所在位置和肩膀在同一條垂直線上。
2.腰部與膝蓋方向
深蹲時最常出錯的就是腰部姿勢,腰和背都要打直,才能避免腰部受傷。如果因為姿勢維持不易而彎腰駝背,反而會為腰帶來更多負擔,也會因為身體重心向後傾而跌倒。另外,留意膝蓋的方向雙腳要打開與肩同寬,腳尖要儘量向著正面,呈現「11」的樣子,在蹲下去時感覺像要把膝蓋往外轉一樣,膝蓋和大腿出力就可以了;這樣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自然就會緊繃,臀部也跟著收緊,維持這感覺做深蹲的話,姿勢就不會晃動也可穩定的做完這個動作。
3.膝蓋彎曲角度
深蹲時膝蓋到底要彎到什麼程度?答案很簡單,就是彎曲到從側面看是90度再起立就可;膝蓋彎曲到90度時,表示臀部和地板成平行狀態,如果膝蓋再繼續往下彎臀部繼續往下坐的話,身體重心自然會往後移,這會使得脊椎變得不穩定更有受傷的危險。
4.腳尖正確方向
除了上述所說的膝蓋與腰部位置之外,腳尖的方向也很重要,切記一定要和膝蓋朝著同個方向進行,因為深蹲動作可分為雙腳寬度比肩膀窄的窄距深蹲、雙腳寬度跟肩膀同寬的一般深蹲、雙腳寬 度比肩膀寬的寬步深蹲三種,但無論哪種方式的深蹲腳尖一定要與膝蓋朝同一個方向。
5.15度的視線
大家在進行深蹲訓練時,都很少會注意到視線的問題,很多人都會低頭進行深蹲訓練,這時後就很容讓腰部彎曲並使得全身無法維持緊繃,同時,也會讓身體的重心改變導致膝蓋與脊椎受傷,因此,深蹲時視線最好向上15度看著前方,並且一定要抬頭挺胸、腰背打直,保持全身緊繃的狀態。
——參考資料:mens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