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
剛出道時,他呆萌、寡言,習慣性不知所措,合照時明明在笑,卻帶著一股濃濃的苦味。
——華晨宇
華晨宇,2013屆快男總冠軍出道,今年29歲。
2018年歌手,惜敗Jessie J,打敗汪峰,拿了亞軍。
有人稱他是新一代歌手的中流砥柱,但更多人眼裡,他像來自火星的歌者。
何炅說:其實我到如今都沒看懂他,很另類。
1
華晨宇家裡有礦。
父親是叱吒商界的成功人士,卻沒給他一個幸福的童年。
兩三歲時,父母離異,華晨宇判給了父親,交由保姆照料。
巨大的房子裡,孤僻的孩子和毫無血緣關係的保姆關在一起,日子索然。
母親雖然每隔半年會來看他一次。
但他年紀過小,根本不記得在那短暫的相聚里,有過什麼母愛的溫存。
再大些,他開始審視空蕩蕩的童年,發脾氣時,會把保姆趕出家。
但更多時候,除了上學,他都縮在家裡,對著一面牆胡思亂想。
「這個世界為什麼跟我想的不一樣?」
學校里,同學們嘲笑他無父母照料,一次次霸凌,讓他躲無可躲。
父親偶爾歸家的時間裡,帶著和外面一樣的冷酷。
「不要指望我會教你任何東西。」
甚至在班裡考了第一,也換不來一句溫柔的肯定。
這種環境招致了華晨宇敏感的藝術天性。
「很小的時候,打開電視機,聽到一首三寶寫的交響曲,竟然流下淚來。」
關於這段灰暗的往事,多年後他寫在了作品《卡西莫多的禮物》中。
陽光從不光顧
月光為我伴舞
巴黎夜晚的鐘聲
是我的音符
如果習慣痛苦
眼淚不會很苦
MV中,被人推搡的孩子,其實是他自己。
當年邁的父親看到其中畫面時,也忍不住落淚。
他用最嚴苛的方式和兒子相處,又在兒子孤立無援時放出一聲冷箭。
如今歲月難回首,愧疚不解憂。
華晨宇10歲時,家裡多了一位後媽。
他鋒利的個性難以相處,初中時,便離開十堰獨自在武漢求學。
2
武漢的日子是快樂的.
他在原本長笛、鋼琴的音樂基礎上,更深入地步入藝術殿堂。
學校后街有一條流浪狗叫花花,同學覺得和華晨宇長得神似,就給了他這個綽號。
一個孩子,獨居在舉目無親的武漢,何嘗不是在流浪呢。
餓了上街尋覓一頓飯飽。
衣服髒了、家裡亂了請家政阿姨幫忙。
在手機還未普及的年代,父親在出租屋裝了一部固定電話。
隔三差五關心一下。出差路過時,帶他出去吃頓好的,改善下生活。
這樣離群索居的日子,花花在武漢過了9年。
直到考上武漢音樂學院,他認識一群音樂上志同道合的夥伴,組了樂隊,社交圈才進一步擴大。
但也僅限於此了,在不排練的日子,他每天上完課就離開。
放假時,從學校規整的課表中解脫出來,他宅在屋子裡,一張床,一把琴,一摞方便麵。
最久的一次,在家宅了一個半月。
孤獨是創作者的宿命,孤獨也是藝術家的繆斯。
華晨宇在大量獨處的時間裡,整出很多無字音樂,只有音符在表達。
當選秀風吹到音樂學院時,華晨宇迎著這縷光亮走上前。
3
第一次出現在快男舞台時,這個微胖、靦腆、帶黑框眼鏡的普通男孩,在現場表演了一首史無前例的《無字歌》。
評委陶晶瑩驚呼:「這個孩子不是有才就是有病。」
謝霆鋒急得飆出英文髒話,「你是一個瘋子!」
在眾人擠破頭想要晉級時,華晨宇打破所有框架,帶來冒險的作品,也得到了「火星弟弟」的稱號。
當時選手們抓在集體宿舍,節目組24小時跟蹤拍攝。
相比其他選手緊鑼密鼓的準備,華晨宇的生活就剩下睡覺、吃肉、玩遊戲。
比賽是一回事,感受音樂是另一回事。
他的音樂素養在比賽前無數個日日夜夜裡沉積,只為這一次綻放。
殺入全國20強後,節目組安排家長們來探望封閉學習的選手們。
在一派和美的闔家團圓中,華晨宇躲在被窩裡,逃避這樣的場面。
華父、華母是唯一沒有到場支持兒子的家長,這實在是太不意外了。
華晨宇手機里給父親的備註是「華老闆」。
「我從小就很怕他,跟他講話都會用敬語。」
決賽前一周,他斷斷續續生病,聲帶也出現損傷。
最後一次彩排時,狀態依舊大不如前,請了醫生加緊做霧化,匆匆登台。
所有人都沒想到,他發揮得比以往都好,這個男孩穿著綢面藍西裝拿了總冠軍。
他彎腰致謝,接受所有的掌聲和榮耀,接受生命中從未有過的肯定和鼓勵。
與此同時,他的微博粉絲以日均增長7萬的速度,穩步上升。
在決賽這一夜突破300萬。
這一年,新人華晨宇登上春晚。
4
這一年,華晨宇大四,他還是個沒畢業的學生。
回校考試都要秘密在專門的老師辦公室進行,以防為考場帶來擁堵。
按照湖南衛視慣例,華晨宇被天娛簽下,接下的第一個綜藝是《花兒與少年》。
在節目中,他是最小的男孩,圍繞著一群足以做母親的大姐姐,給了母愛的花花從未有過的安全感。
他呆萌、寡言,習慣性不知所措,合照時明明在笑,卻帶著一股濃濃的苦味。
張凱麗在旅行時看上一雙鞋,但因節目規則所帶錢財有限。
花花為哄她開心,主動提出要省下自己的飯錢,為她買鞋。
缺愛的孩子總在一點點溫暖前,丟盔棄甲地取悅。
那時的花花,比起明星,更像一個需要保護的小孩。
儘管在外界看來,《花少》這個節目充滿女嘉賓間樂此不疲的拉幫結派、明爭暗鬥,完全扭曲了節目性質,但還是給華晨宇留下了一次美好的體驗。
因為參加《花兒與少年》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旅遊。
後來,他唯一熱衷的真人秀也是旅遊類。
「不斷旅遊真的可以不斷衝擊自己的大腦,看新鮮事物、新鮮的風景,這樣我就會有靈感,會有創作的慾望。」
作為歌手,一切體驗服務皆於創作。
5
2014年、2015年連發兩張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異類》。
他的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幾十秒售罄更是屢見不鮮.
還曾創下唯一一位90後歌手連開三場萬人演唱會的新紀錄。
「我唱歌的時候腦袋是空白的,我眼睛裡面看不見任何人。音樂響的時候,我自然而然就屏蔽掉這個世界了,就是什麼都沒了。」
粉絲里有句說法:花花的歌迷都是一場場演唱會攢出來的。
這才是作為歌手的實力,不拼虛名,不造人設,只看作品。
2016年,華晨宇加盟《天籟之戰》,成為除費玉清、莫文蔚、楊坤外,最年輕的明星導師。
節目要求每24小時內,極限創作改編一首老歌,與有備而來的素人歌手PK。
華晨宇在這種高壓中,改編出很多膾炙人口的神曲,甚至開口讓人忘掉原唱。
對於11歲開始寫歌的他而言,獨立創作反倒比改編省力省時。
改編需要不斷地聆聽原曲,把握原有精髓,又要在此基礎上添加個人風格。
通俗來說,既要讓人聽出原曲,又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我的滑板鞋》《齊天大聖》,兩首歌都改編得極為成功,甚至很多以前不了解華晨宇的人,都為之驚嘆。
後來他還加盟了第二季《天籟之戰》,看來他在這個極限高壓的節目裡,戴著鐐銬舞得很盡興。
「我每年推掉很多邀約,包括一些影視主題曲的邀約,也是我看了這個作品之後,看能不能幫這個影視作品加分。」
做音樂,於他像個闖關遊戲,仿佛有用之不竭的精力。
6
華晨宇在《明日之子》做導師時,卻一反親和常態,極為嚴苛。
在初選選手時,他連續錄製17個小時,是所有評委中耗時最長的。
原因在於,每一位沒有通過的選手,他都會耐心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讓他即使離開這個舞台,也是可以學到東西的。這樣他們回去之後好再進步,再回歸。」
節目總監製馬昊就坐在他身邊,多年前他是2013屆快男總導演。
他眼裡的花花好像一點也沒變,在音樂面前,直白、執拗。
如果有人實力不夠,華晨宇會立即淘汰。
這個比賽是適合有準備的人。以像他們不夠的人,與其在這裡苦苦的傻等,還不如趕快回去修煉自己,我真的不想浪費年輕的生命。
如果我遇到對節奏或音準不敏感的學生,我會直接跟他說,你轉行吧,不要學音樂。現在,其他人都會安慰你,『沒事兒』,但未來你若靠音樂吃飯——行業是很殘酷的。
多年前,他在音樂學院就是實力派大神,經常有人求教他唱功。
對於虛心求教的人,他也要篩選一番,如果不夠格,萬萬是不肯教的。
有一回樂隊面試貝斯手,一個女孩子來面試,華晨宇當場拒絕。
「你這貝斯技術不行,你太不厲害了,基本功都沒練夠。」
太過嚴厲,女孩當場就嚇哭了。同伴邊哄女孩,邊責備他。
他仍舊堅持原始意見,直到女孩貝斯功底紮實,才進入樂隊。
在《明日之子》上,有位參賽選手李袁傑小有名氣。
但無論吉他水平還是創作的深度都是三腳貓水平,東拼西湊的譜子糊弄聽眾,卻瞞不過導師慧眼。
其他導師都默然不語,華晨宇在禮貌地進行了一番樂理請教後,證實對方言過其實。
華晨宇在一檔選秀節目中,說出了行業內大家視若無睹的亂象,因為熱愛,所以心存敬畏。
就連大名鼎鼎的林夕都拗不過他,寫給花花的《煙火里的塵埃》,也要三次易稿。
才子間的較量,有來有往,事實證明花花的演唱的確配得上大師的歌詞。
7
然而華晨宇即便頂著實力派的期望出道,也並非一開始就底氣十足。
快男期間,他甚至鬧過退賽,當時還驚動了總導演,眾人勸了一夜才將他拉回來。
「節目播出後, 一夜之間,有很多人喜歡我,也有很多人討厭我,那時候確實有點不適應。」
面對突然激增的歌迷,他完全不知所措。
被寵愛的人都有恃無恐,被愛的經歷太少,一下子這麼多人愛他,只會壓力巨大。
「我是不是該回報他們點什麼?」
這個困惑一直窮追不捨,直至適應了歌手的角色,他才漸漸平靜下來。
2015年,他在美國錄節目,遇到女歌迷被黑人流浪漢尾隨。
在明顯高壯的黑人面前,華晨宇操著生澀的英語艱難溝通,強裝鎮定。遞完煙,又給了全部的食物,才消除威脅。
總有很多人不曾受過世界的溫暖,卻仍願以德報怨。
10歲那年,父親和繼母生了二胎,家裡多了一位妹妹。
父親也因新的家庭成員而變得溫和感性,他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無上寵愛。
華晨宇卻說:「一點也不嫉妒妹妹,覺得自己的童年仿佛回來了。」
他在外面被人嘲笑野孩子,被人整蠱欺負的童年,是一次次哭著跑回家大喊:「你們都不管我。」
卻在面對妹妹飽受憐愛的童年時,毫不怨恨。
甚至錄完節目,跟別人提起妹妹時,疲憊的臉上還會動情。
幸運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原生家庭帶來的苦痛,動輒需要一生來療愈。
由此,一個缺愛的孩子被陰影籠罩住,活在自怨自艾的堡壘里太容易了。
而突破往事的桎梏,不失溫柔勇氣,繼續擁抱世界,則太難太難。
所以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依舊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