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柔韌,松活彈抖》

2019-07-24     作者陳松

人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學不完的為人行事知識經驗技巧方法思想認識。那些取得了功名的人們,一旦開始對人鼻孔朝天打著哼哼,目光神情鄙夷輕慢,這個時候,挫折與失敗就已經牢牢地沾上他了,想摔基本上甩不掉了。你以為貧病交加,四面楚歌的人,僅僅是因為懶惰偷閒,偷奸耍滑嗎?絕大多數的時候,反而可能多半出自於他的心性品德方面修為的遠遠不夠,對人對事性情惡劣所致!

生活當中,膚淺者,皮相者往往以功名,金錢,地位的獲得,視為最大的成功。功名,金錢,地位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固然重要,難於拋舍,但從博大懷遠來看,又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人生於世,真正的不可或缺的無價之寶卻絕不是這些,而應是道德的高尚,人品的儒雅,精神的高貴!

人生的至臻真諦,也許古人聖人已經對此著書立說,歷經千秋萬代,許多人都已閱讀受教無數次了,但絕難有人輕易對它那麼在意,那麼珍視,原因很簡單,因為人但凡沒有吃過苦,受過難,經歷過那些銘心刻骨悽惶與蹉跎,即使見到這類的的語言文字,也喚不起絲毫的共鳴與同感。古代有偉大的先哲在《禮記·大學》里,從個人,家庭,國家三個方面,提出了一個個人發展奮鬥的目標方向,堪稱四部曲。認為一個人一生的進取路徑巔峰,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大必達境界,而欲完成這四大人生沖關,人生四大格局,修為自己,使自己完全變成一個心正心誠心善之人,才是達到與完成這一系列理想願景的基礎、根本和保證。

人生漸漸懂得聖哲經典言論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千方百計汲取吸收,以免自己誤入歧途,當是在人生的路上有了不少碰壁觸礁,吃虧上當經歷,蒙羞受難際遇之後。當他不甘於困頓,不甘於沒落,而又勤于思考時,倘若在迷茫中摸索到了人生的部分門徑,此時,他一定會先把怎樣學會去做一個標準合格的人,怎樣嚴格而高標準地去要求自己修身養性,視為並列入人生亟待而不可不完成的重中之重課題,就像在軍事上要想取得絕對勝利,必須一個個去攻克擋在自己面前的一道道重大關隘一樣,不惜一絲不苟,不惜殫精竭智,不惜十年面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9JsMGwB8g2yegNDig_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