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心最大農貿市場八成商戶已復工

2020-03-20     聊城新聞網

全媒體記者 岳耀軍

工作人員正在給顧客測量體溫

工作人員正在登記顧客信息

從3月13日至今,聊城交運大市場復工開業已一周時間,作為市中心最大的農貿市場、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市場運營情況怎麼樣呢?18日上午,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市場實行封閉式管理

早晨8點,記者在交運大市場一入口看到,一個紅色的提示牌上有「市場內已消毒,疫情期間營業時間,進出市場注意事項」等提示。兩名身穿防護服的市場管理人員對進入市場的顧客、商戶逐一登記、測量體溫。

「任何人進入大市場都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並且要掃描二維碼,以便能夠聯繫到該人。」一工作人員稱,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則需出示身份證,留下電話號碼,方可入內。

疫情期間,交運大市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只保留北大門、幼兒園東頭、幼兒園東南角、魚市東門四個進出口,其餘進出口採用鐵板進行圍擋。此外,市場限時開放,每天早晨5點40分開門,下午6點關門。前去購物的市民,在大門口都自覺地排隊,測量體溫,掃描進出市場,非常配合和理解大市場的嚴管措施。

嚴禁商戶經營野生動物

「市場是典型的人員聚集性場所,人員流動量大、輻射範圍廣,是極易發生傳染性疫情的場所。」聊城交運大市場副經理於國勇說,為了做好大市場復工開業準備工作,他們制定了市場營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

「除了把好人員出入關外,我們內部還做好了內部防範關。」於國勇說,他們每天對市場內進行四次全方位、無死角消毒,商戶必須配備消殺設備,每天對攤位兩次消殺。所有監測點值班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戴口罩、佩戴防護手套上崗,商戶必須戴口罩上崗。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交運大市場對商戶提出了「四禁」要求:嚴禁商戶在市場內經營野生動物及活禽;嚴禁疫區凍品、肉製品在市場內經營;禽、肉類食品必須具備檢驗檢疫合格證方可在市場內銷售,否則禁止銷售此類肉品;散落裝食品嚴禁開放式經營,採取必須的隔離。

八成商戶目前已復工

據了解,交運大市場有400餘商戶,目前復工率在八成以上。

記者在大市場內看到,海鮮、肉食、蔬菜、乾果等琳琅滿目,品種豐富,數量充足。部分鮮菜、海鮮價格與前幾日相比有所回落。但是,大市場內前來購物的顧客卻不是很多,偌大的市場顯得有些冷清。

對於這裡的商戶來說,現在可謂喜憂參半:市場復工後,他們終於可以營業了,但沒想到生意不好做,商戶也是犯愁。「飯店還有學校食堂是我們的大客戶,現在這些行業還沒有正式開業,非常影響我們的生意。」一名蔬菜商戶說。

另據了解,對於交運大市場復工開業的消息,不少市民還不知情,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場的人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40C_HABiuFnsJQVR5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