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你有貸款額度沒清空!」肇慶上百人接到此類電話,竟然又是騙子的套路

2019-10-11     法律與生活

近年來,電話詐騙屢禁不止,

而且騙子花樣百出,

讓人防不勝防,

其目的就為了騙取他人錢財。

近期,肇慶又出現了詐騙新套路,

接到某貸款APP客服電話請注意!

國慶黃金周期間,

冒充貸款客服註銷貸款帳號類型的電信詐騙警情

在我市出現井噴式爆發,

短短7天時間,

我市至少有 100多名 群眾接到過類似的詐騙電話,

說辭都十分一致。

套路:你有貸款額度沒清空

受 害者以30歲以下學生和畢業生為主,騙子冒充貸款公司客服,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了受害人的貸款信息及身份信息,並利用學生或者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足,對金融知識不了解的特點,通過「會 影響徵信」 等說辭迷惑受害者,然後以註銷帳號需要清空貸款額度、 做流水的方式實施詐騙,使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背上債務。

有人被騙3萬多元

10月4日,肇慶市端州區一名畢業生李某接到自稱是金融軟體「分期樂」客服的電話,對方能準確說出李某畢業院校、專業和身份證信息,並稱其大學期間曾註冊「分期樂」帳號,現「分期樂」已經下架,額度沒有清零,導致事主學生時期的帳號無法註銷,會影響事主的個人徵信問題。

隨後,客服以要註銷帳號,需把貸款額度清空為由,讓李某在該軟體貸款再全部轉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上。 之後對方又以無法註銷為由不斷騙李某在「小米貸款」、「支付寶借唄」、「美團借錢」等其他平台貸款,並轉帳到對方的銀行卡上。 受害人李某共計損失三萬多元。

肇慶反詐中心提醒:

任何來自貸款公司的電話需要警惕,

註銷貸款帳號都是騙局,

網上貸款先交錢也是騙局!

任何稱事後會返還資金,

註銷貸款帳號無需還款都是騙子的說辭,

不可信!不可信!不可信!

個人徵信情況可在各地的中國人民銀行(注意不是中國銀行)自助免費列印!遇到類似問題應當及時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諮詢核實,避免財產受到損失。

小編總結了一下,

電信詐騙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起來看看如何防範:

1、冒充公檢法進行詐騙

案例:

4月,夏某接到陌生電話稱其信用卡在上海欠款。 夏某否認後,接到一個自稱公安的電話,稱其捲入一起經濟案件,並通過網絡給她發了一份「逮捕令」。 宋某於是按對方要求操作,先後被轉走50餘萬元。

防範提示:

冒充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執法單位發信息或打電話說是單位領導涉訴或從事不法活動被起訴,遇此類信息一不要信,二不要傳並及時上報。

2、謊稱網購平台詐騙

案例:

王某花29元在網購平台買了一個手機支架。 6月4日,他接到自稱 「XX客服」的電話,電話稱因工作人員失誤,將王某加入到「鑽石會員」,如不取消,每月會自動扣款。 王某配合「客服」操作,被騙走12萬餘元。

防範提示:

在網購的過程中,賣家與買家的交易行為僅在平台上進行,若對方有超越平台邊界的行為,那麼買家則有權要求其自證「清白」。

3、投資返利詐騙

案例:

今年3月,李女士經朋友介紹,了解到一個「境外投資項目」。 她通過朋友添加「項目客服」為好友,並提供隱私信息,將11000元轉入「客服」指定的帳戶。 前兩天每天都會準時收到一筆返利,第三天卻被對方拉黑。

防範提示:

投資本身便具備著極大的風險性,對於那些號稱 「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

4、假連結詐騙

案例:

市民曾某收到一條號碼顯示為「10086」發來的話費充值簡訊,他點擊連結充值200元並填寫身份信息。 隨後,他收到簡訊驗證碼並輸入,但顯示充值失敗。 很快,他收到銀行扣款通知,銀行卡被扣款3899元。

防範提示:

有類似信息內容的連結不要點開,以免中木馬病毒,損失錢財。 遇到不正常信息和連結既不偏聽偏信,也不要轉發、打開,以免上當。

不要見「碼」就掃,不要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掃二維碼前應核實其來源,在手機上安裝防病毒安全軟體,保護好個人隱私。

總之,不管騙子們打了多少電話,

給您灌了多少迷魂湯,

一旦要求您轉帳、網購、換匯、凍結資金、交納贖金,

要讓您動口袋或銀行里的錢的時候,

您一定要清醒,跳出他們的圈套,

堅決不聽不信不轉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2vvuW0BMH2_cNUgi5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