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好萊塢哪些電影最賺錢?(第6至10名)

2020-04-25   電影票房

美國著名影視資訊類網站Deadline發布2019年的好萊塢最賺錢好萊塢電影榜單,今天更新排在第6至10名的影片。在計算利潤之時,網站會考慮片方在製作、宣發以及演員分紅等方面的開支,而收入也會包括票房、碟片、流媒體點播以及電視轉播版權等等。


2019年好萊塢公司最賺錢電影項目第6名——《玩具總動員4》(利潤:3.68億美元)

皮克斯一直以來比較喜歡把續集隔得很開,這一次,《玩具總動員4》又讓影迷等了將近十年。對於票房成功的經典作品來說,這種做法相對保險——IP價值不至於被迅速榨乾,相反還可以讓一直等待與懷舊的影迷走進影院,並把他們的下一代培養為粉絲。《玩具4》開畫並未如預期逼近《超人總動員2》保持的1.83億美元的動畫記錄,其首周末僅收1.21億美元,甚至比迪士尼保守預期的1.4億美元還要更低。分析認為,迪士尼應當保留皮克斯在父親節檔期上映的傳統,片方反而更注重在全球多個大市場同步開畫。



《玩具4》全球開畫斬獲2.38億美元,成功創造了動畫影片全球開畫記錄(在年底被《冰雪2》大幅刷新)。影片最終全球票房險勝前作,創造系列最佳,也最終將《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全球總票房推上30億美元。此外,影片還為皮克斯再斬獲一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獎盃,也讓本系列成為首個梅開二度的動畫系列。動畫電影的配音分紅一般都比較低,但包括湯姆·漢克斯、蒂姆·艾倫以及基努·李維斯的明星陣容還是分走4500萬美元。最終,這部續集為迪士尼帶來了3.68億美元的收益,是全年第二賺錢的動畫作品。


2019年好萊塢公司最賺錢電影項目第7名——《阿拉丁》(利潤:3.56億美元)

迪士尼多年以來一直霸占著「陣亡戰士紀念日」(五月最後一個星期一)連休周末這個檔期,然而過去他們的成績可以說極為災難性——在這個檔期他們推出的《遊俠索羅》《愛麗絲2》《加勒比海盜5》《明日世界》《波斯王子》等真人大製作都遭遇慘敗。終於在2019年,迪士尼憑藉真人童話《阿拉丁》在這個檔期成功翻身。《阿拉丁》以1.17億北美開畫和2.35億全球開畫的成績遠超預期,取得了「陣亡日」歷史第五北美開畫、威爾·史密斯生涯第二開畫以及蓋里奇生涯最高開畫等戰績,同事也讓蓋里奇在《亞瑟王:圓桌騎士》(虧損1.53億美元)之後成功回春。



《阿拉丁》在早期的選角以及物料宣傳都備受抨擊,然而其最終成品還算不錯,並得到了目標觀眾的首肯。影片在家庭與女性觀影群體中得到A+的CS高分,除了北美之外,中、日、韓三地的表現更尤為驚艷。影片全球最終票房超過10.5億美元,一舉超過《獨立日》的8.17億美元,成為史皇個人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影片製作成本達1.85億美元,略高於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的1.6億美元;全片2500萬的分紅主要歸於蓋導和史皇,其最終利潤達到3.56億美元,只比《美女與野獸》低了不到15%。據悉,本片的續集已經在開發中,但尚未有史皇是否回歸的消息。


2019年好萊塢公司最賺錢電影項目第8名——《蜘蛛俠:英雄遠征》(利潤:3.39億美元)

在索尼與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合作讓「蜘蛛俠」加入漫威宇宙的《復仇者聯盟》系列电影後,索尼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此次,《英雄遠征》在全球市場豪取11.3億美元,一舉打破了《007:大破天幕殺機》保持的索尼發行的電影票房記錄(11億美元)。《英雄遠征》被定檔在《復聯4》之後的兩個月,得到北美獨立日假期加成,而與《復聯4》的較短間隔又充分滿足了漫威粉絲在看完該片後的饑渴心情。



在《英雄遠征》的巨大成功後,索尼和迪士尼也達成新的協議,迪士尼將從原來的分紅方(5%先期分紅)變為聯合投資人(25%占比),領銜主演「荷蘭弟」將在另一部迪士尼漫威電影中出鏡,而索尼可以獨立開發「蜘蛛俠」衍生宇宙,並聯動MCU版蜘蛛俠電影的角色與設定。

《英雄遠征》取得了3.39億美元的收益,遠高於前作《英雄歸來》的2億美元(2017年第七名)。此外,迪士尼所擁有的蜘蛛俠周邊收益並未反映在本片的財報中。影片4000萬美元的分紅一部分是索尼傳統的給演員的5%後期分紅(赫蘭德和吉倫哈爾),其餘將去向聯合製片人凱文·費奇與艾米·帕斯卡的腰包。影片的成功讓索尼娛樂部在第二財季(7月至9月)同比大漲73%,這是公司當季財報連續第三年錄得大幅增長。


2019年好萊塢公司最賺錢電影項目第9名——《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利潤:3.00億美元)

給一個42年歷史的電影系列做完結絕非易事,而《星戰9》的票房成績對迪士尼而言也只能算是苦樂參半。在粉絲對萊恩·詹森的《星戰8》怨聲載道以及原導演Colin Trevorrow的中途離開的影響下,盧卡斯影業又召回了成功執導第7部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企圖讓星戰系列回到正軌。然而粉絲卻並不買帳,結局篇的CS評分僅為B+,創整個星戰系列所有真人電影最低。相比兩部前作,《星戰9》全球開畫(3.76億)分別比第七部(4.51億)和第八部(5.29億)下跌30%和17%,其北美最終票房也縮水1.05億,與《星戰9》9.36億美元的北美紀錄相差4億以上。當然,《星戰9》依然取得了超過10億的全球票房,算是為這個大IP挽回了最後的顏面。



迪士尼對《星戰9》可謂是火力全開。早在四月的星戰2019慶典上,迪士尼就放出了一支先導預告片,暗示正傳三部曲的反派帕爾帕廷的依舊存活——該預告在24小時內取得了全球1.12億的播放量,可見這部續集的早期熱度爆棚。迪士尼給這部終章投入了2.7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也明顯高於《星戰7》的2.59億美元和《星戰8》的2億美元。

《星戰9》最終取得了3億美元的利潤,遠低於《星戰7》的7.8億美元和《星戰8》的4.18億美元,甚至比外傳《俠盜一號》的3.2億美元也要略微遜色。當然,星戰系列都擁有相當高的周邊收益,這一部分的具體數據我們不得而知。迪士尼付出了7500萬美元的分紅給製片、導演以及演員陣容,且這部分屬於票房獎勵分紅而非一般的利潤分紅。目前,迪士尼對經典角色拍攝外傳的計劃在《遊俠索羅》的票房失敗後已經基本停滯。定檔2022-2026隔年一部的星戰新三部曲也不知道能否如期面世。另一方面,「迪士尼+」流媒體上的《曼達洛人》劇集表現喜人,已經立項多部衍生劇集的計劃。


2019年好萊塢公司最賺錢電影項目第10名——《勇敢者遊戲:再戰巔峰》(利潤:2.36億美元)

在2017年的聖誕檔,道恩·強森、凱文·哈特等主演的冒險喜劇《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瞄準假期家庭觀眾市場,在與頂級IP《星球大戰8》同期上映時,仍取得了接近10億美元全球票房的驚人成績。出品方火速將續集提上日程,並且再次與《星戰》IP在聖誕檔交鋒。《勇敢者遊戲2》在北美被冒險地定檔在12月13日(《星戰9》前一周),海外最早開畫的市場比北美還早一周(包括中國內地)。影片在北美展現出對全年齡段、性別、種族以及家庭群體的吸引力,創造索尼電影12月最高開局。儘管其後勁遜於逆天的第一部,但仍然保持了連續13周保持1000館以上的在映規模,遠超同期對手《星戰9》的八周。影片的中國票房表現則相對一般,累計票房從前作的7800萬美元驟降至4100萬美元。



《勇敢者遊戲2》北美最終票房也從前作的4.045億美元下滑至3.17億美元,由於後勁超出預期,跌幅要低于海外市場。最終,這部續集的全球票房從前作的9.62億美元下滑至7.96億美元,導致其分紅也從前作的9000萬美元萎縮至6000萬美元。幾位主演拿走大部分分紅,其中「巨石」強森在2350萬美元的直接片酬以外,還享有較高的分紅比例。整體看來,《再戰巔峰》的最終利潤比系列首部的3.06億美元下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