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圈裡聽到的,育兒書里看到的,網上搜到的,不同地方流傳著不同版本的輔食添加信息,為此我整理了比較容易混淆的誤區,幫你正確為寶寶添加輔食。
1、寶寶一哭就喂
2、喂奶時不顧及孩子的心裡需求
3、過早添加輔食
4、添加輔食首選蛋黃
正解:蛋黃不能作為寶寶最先添加的輔食,應為高鐵米粉
5、過早給孩子加鹽和調味品
6、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正解:奶和食物最好分開給寶寶添加,有利於寶寶味覺體驗,同時避免營養過剩。
7、為了讓寶寶夜間不餓醒睡前喝濃奶
8、10個月仍給吃泥狀食物
9、輔食必須每天定量吃
正解:不必在意輔食量,重要的是多嘗試。
10、自製米糊更營養更健康
正解:添加輔食初期,配方米粉更適合寶寶。
11、肉湯中營養豐富,煮過的肉沒營養
正解:煮過的肉湯營養不高,更應該給寶寶吃肉。
12、第一次吃某種食物時,如果嘴巴周圍變紅了,說明寶寶對食物過敏。
正解:其實,沒有辦法馬上判斷出來是否為過敏。
13、多種食物混合更有營養。
正解:對於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分別添加各種食材,既可以降低過敏風險,又可以幫助寶寶味覺形成。
14、多給寶寶吃粗糧有益健康。
正解:粗糧雖好,但對於小寶寶來說,需要適量添加。
15、嬰兒時期各種各樣的食材都讓寶寶吃,以後才不會挑食。
正解:事實並非如此。寶寶的飲食喜好不會從嬰兒時期就固定下來的。
16、寶寶不吃的食物強行喂。
正解:不要強迫寶寶吃某種食物,避免寶寶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厭食。
寶寶六月後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應先以高鐵米粉開始,一周後在添加蔬菜泥,最好一次只給寶寶添加一種食
物,觀察 寶寶有沒有不良反應或過敏情況。也可以在嬰兒米粉中加蔬菜泥一起吃
建議試試以下幾種輔食
蔬菜泥:胡蘿蔔、白蘿蔔、白菜、油菜等各種時令蔬菜。土豆、南瓜、胡蘿蔔、山藥等蔬菜,煮熟後用SVER料理棒打成泥給寶寶吃,量從少到多慢慢增加
水果泥:蘋果、香蕉、梨、牛油果料理棒直接打泥就可
土豆泥米粉
土豆洗凈去皮切塊上鍋蒸熟後用料理棒打泥
南瓜泥米粉
南瓜洗凈去皮去籽切塊上鍋蒸熟後用料理棒打泥
胡蘿蔔泥米粉
胡蘿蔔洗凈去皮切塊加入兩滴核桃油上鍋蒸熟打泥
山藥泥米粉
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蒸熟打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