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機器人賽事,參加哪個賽道對孩子更好?

2023-07-30     萌芽研究所BUD

原標題:五花八門的機器人賽事,參加哪個賽道對孩子更好?

周末好啊,這些天颱風肆虐,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的文章是回答姐妹今早的一則提問。

因為這幾天都在帶孩子準備中國芯比賽,也剛拿到了組委會的省賽戰報,所以還蠻多感想的,今天就來跟大家仔細聊聊。

我家倆孩子正式接觸機器人賽事是轉學後的三年級,因為哥哥接觸了所以弟弟一年級也開始接觸。

之前寫過文章分享過,去年參加機器人賽的我家倆孩子,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當了一回「吉祥物」,當時參加過不同類型機器人賽的區賽、市賽和省賽,全落選。(點這裡查看:探賽|國家白名單上的青少年創新大賽,我來說說廣東省是怎麼組織的

哥哥說參加區賽直接讓機器人衝出了賽場🤣,他看著機器人打滑的樣子自己也懵了,所以那次經歷後我就想著不能這麼懵,得把這個賽道好好摸清楚,對孩子長期學習規劃才有幫助。

我是說干就乾的性格,花了一年的時間多方研究,不管是我還是孩子,基本上對這個機器人小學生賽道比較了解了。有了大戰略學習就能少走彎路,孩子今年賽果也很不錯,省一、區二,市二,拿了五個獎,其中3個教育局主辦的獎可以證明之前學的都是有效果的。所以8月中旬的國賽我們也很重視,看能否沖一衝。

STEAM方向一定是國家體制內教育體系力推的大方向。這裡包括了科學,編程,機器人和創造發明。但不接觸機 器人賽事不知道,原來這個賽道那麼五花八門!

我先跟大家科普下機器人賽事的分類,機器人賽事分為三種,包括STEAM教育方向、對抗競技方向、和學術研究方向。

這三個方向構成了機器人賽道的三條競賽類型。無論你孩子參加的是哪一個機器人賽事,大體上都會在這三個主流類型里選其一。

先看我整理出來的總表(不完全統計,把一些比較常見的放進去了)。

我下文會繼續圍繞這三個類型跟大家展開說。

首先,機器人賽道分體制內和體制外兩條路,體制內省錢但賽馬制,體制外費錢但高大上。

這裡沒有高低之分,看選擇、預算、規劃和興趣。

我前兩天剛跟我一個在上海包玉剛學校的好姐妹聊天,她家娃從美國某個機器人國際總決賽回來,拿了國際銅獎,很厲害了!但是她每年花在機器人培訓上的各項費用包括去打世界賽事的經費,都要20萬。

國際機器人賽事真的很酷,設備高大上,技術高大上,功能高大上,教練也高大上,現場超震撼的,可是錢的花費也是巨大的。姐妹說去了現場是真的感慨別的國家隊伍技術之強悍,很多超先進的技術原來國內差距還是那麼大。她給我看視頻看圖,說真的我也好羨慕的!

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區別也包括培訓機構的選擇。一般選樂高EV3、Spiker設備的都是走國際賽,有時候問問機構的賽事規劃也可以知道他們主力走哪條路,一年預算多少錢。要走國際賽,也要找到經驗豐富的機構才行。

關注這個領域的家長一般會比較關注下面這幾個賽事。特別是非中國的項目。

所以羨慕歸羨慕,一年20萬的經費預算我給不起,因此我家是堅定要走體制內機器人路線的。

那和體制外機器人相比,體制內機器人有什麼特點呢?

一是國內整體機器人水平還處於發展中,因此不同賽事整個難度差異化可以很大。

二是各類賽事對設備不受限制,給了很多國內機器人品牌發展的空間,像一些好的機器人品牌也專注開發硬體軟體,技術發展的疊代速度也是很可喜的。

三是因為各類賽事難度差異化可以很大,含金量可以差別很大。同樣是省一,有些只是為了一張證書,有些可以延展到為難度更高的賽事做準備。

因為國內機器人賽事是選拔賽馬制,最高的標準是國家制定出來往下倒推的。所以我認為能對標到教育局主辦賽事的項目乃至更高標準的項目,對孩子的成長潛力才是更大的。我也是沿著這個思路去培養孩子。

機器人賽事都有很多子項目,子項目里還會做區分,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比賽里既有STEAM教育,也有對抗競技。

我先說簡單的賽事。

樂高結構拼搭+基礎編程,加好的創意、研究報告和視頻解說,最後錄製出幾分鐘視頻上傳。

這個有些基礎的孩子都能做,家長如果點子靈活幫助也大,研究報告基本上都是靠父母打字的。我們都參加過,無論是哥哥還是弟弟都是拿一等獎。他們口述創意我打字寫成報告,為了證明作品是孩子獨立完成的,我用延遲攝影把全過程錄了下來放進視頻製作里,成了加分項。

對於入門級的孩子來說體驗一下也挺有樂趣的,作品創作出來孩子還是相當有成就感的!

但今年我就沒讓哥哥參加了,弟弟今年得了一等獎,估計明年也不會參加了。我覺得體驗一下就得了,含金量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的確離真正的機器人賽事還是有距離的。

簡單來說就是用遙控器操作的比賽,比如快速從A到B,或者用遙控器操作沿線走等等,反正不太看編程和算法,看孩子的遙控器操作水平。

這類比賽前幾年很熱,這類比賽不太挑硬體水平,差不多可以的設備就行了,就跟孩子玩遙控車一樣也好上手,所以一直有這類比賽。

遙控器賽事我們今年本來想參加TTC的,它屬於這類比賽里含金量比較高的了(因為有不同難度的競技關卡,也難得地帶有編程算法要求,還是有技術要求的),但時間撞期了就沒去。

我去了朋友那體驗了一下備賽過程,還蠻有趣的。

以上兩類趣味性都蠻高的,玩一玩倒問題不大,但這僅僅只是機器人的初級入門而已。

接下來說說國內目前主流的。

機器人賽事坡度分化比較明顯,從一顆星,兩顆星難度直接跳躍到四五六顆星的才是主流。基本上這類比賽都很刺激,絕對刺激的。現場PK會發生啥都不知道。

就好像我昨天帶弟弟哥哥準備中國芯的決賽,我們都做了一個移動板,時不時換個場地,讓孩子重新調參數,只有足夠的真槍實戰,才能保證賽場萬無一失。

其中一個任務:障礙賽

現在國家白名單競賽里都是混合賽事類型,即既有對抗競技,也有STEAM教育賽項,具體要看對應的子項目。

我接觸過的這類賽事主要有:

這其實是1賽事的主流標準版,但難度係數高出不少。就是我們常說的大STEAM賽事。上次我家孩子在老師帶領下和同學們一起創作的自動化種植系統,就是這個方向。

它的大方向是希望孩子通過親自設計作品和編程,製造出能獨立完成任務的機器人,這裡綜合了創意設計、研究報告、演講表達等多方面能力,而且不僅僅是樂高結構作品,還加入了其他材料,甚至Arduino等,因為更具有綜合挑戰性,所以是校隊、少年宮、教育局重點培育的方向賽事。

這其實是2賽事的主流標準版,難度係數也高出不少,但入門並不太難!這也是校隊、少年宮、教育局重點培育的方向賽事,因為它更體現每個孩子的綜合競技能力,所以比3的地位更高。

裡面需要孩子掌握的技術難點是很多的,比如定位、巡線、對抗、複雜定位、算法、編程等等,真的是對孩子一次綜合性水平的全方面提升。

像我們萌芽戰隊這次參加的中國芯的子項目就是這類。

我比賽完還跑去跟途道CEO鋒哥吐槽說你們太任性了,不組織就不組織,一組織就往高難度去做,不怕落選率高品牌不好交待啊。

但鋒哥回答我說,這不才是奧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他現場真給我看了奧林匹克精神的視頻……

鋒哥機器人賽事就看重三個能力,一拼搭,二編程,三算法。通過一次比賽孩子們得到全方位鍛鍊,不挺好的。過程比結果重要,關鍵是要做對的事情。

想想也是挺有道理的。而且我們這次萌芽戰隊整體獲獎率其實也不低,小朋友都是潛力股。相信假以時日,他們都是巨龍金鳳。

我家弟弟也在這次比賽中成長了很多。

這次參賽,之前參加過1類賽事的弟弟最開始一點都沒太放在心上(以為機器人賽事就跟1一樣簡單),最後越學越敬畏……比賽前一天都在為自己測不準數值而哭泣。

省賽獲獎進了國賽後,弟弟主動跟我說等鋼琴比賽結束後,要把我們這次的全部直播培訓課和機器人基礎課再看一次,自己之前學的比較粗心。

這是我們配的參賽直播培訓課,特別乾貨

而且他下學期想申請加入學校校隊了,學校老師會現場考孩子的機器人競技能力,他也需要做準備。

這類比賽我覺得可以年年參賽,我也是這麼跟孩子說的。

因為今年這個子項目,全國就有6000支隊伍,我們看到的最高的分數,竟然有13秒內完成任務的,我家孩子37秒我以為已經算快了。對孩子的編程、算法、拼搭都很鍛鍊。我們現在還在思考要怎麼調整參數才能提高,目前還在學習理解國賽群里老師給的指導文件。

這類比賽和教育局組織的比賽要點一致的,基本上可以同期提高孩子參加教育局主辦賽事的應賽能力。最難預測的就是教育局賽事了。

這類賽事也有很多,名字都看不太懂的,這裡需要結合一些特殊設備。比如用什麼智控板、衛星定位系統來做機器人比賽之類的。我沒有報名,比較小眾,業內朋友跟我說應該是機構採買版權特地組織的賽事,聽說培訓就挺難的。

可能有一些有發展空間,但因為不太熟悉,只能先打個?,看看有沒有比較了解的姐妹了。

整體而言,我還是挺喜歡機器人賽事的,無論男女都可以參加,非常鍛鍊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應變能力,對編程和算法也是綜合提升,整體來說,非常合適孩子沉澱。

而且從去年開始就有一個大趨勢,機器人賽事不再是一二線城市的獨寵,越來越多的非一二線城市在崛起。

國家白名單的獲獎名單上都能看出,很多非一二線的學校明顯是有準備的,獎項一摞一摞地拿下。

它的組織效果受地域學校氛圍影響明顯,就好像去年剛結束一個國家級的機器人省賽,我看了一下獲獎名單,廣東省的雲浮、湛江、梅州等好多城市的選手也大放異彩。

某國家重點賽事廣東省賽部分獲獎名單

從這個信號來看,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參賽水平是不受地域限制的。所以期待更多的孩子同台競技,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大致機器人賽事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寫了3000多字如果有幫助就點個讚唄,有任何想問的問題都可以評論區留言哦!

晚安,萌芽。更多想了解機器人的文章,可以在我公眾號歷史文章里搜「機器人」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8d41f028f0e63b05f21772d02f25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