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家長的吐槽:剛開學,孩子就說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周末帶孩子來眼科,根本掛不上號。
本以為是個例,上網隨手一搜,發現開學前後,各地醫院的眼科門診都不好掛哈。
以上海一家醫院的眼科門診為例,日均就診量就達到了500人次!陪孩子來查視力、配眼鏡的家長,甚至在門診外排起了長隊。
北京一家驗光配鏡中心負責人則介紹說:開學一兩周之內,我們的客流量增長約百分之四十左右。
還有孩子說:我們班配眼鏡的人挺多的,一般開學都會配新眼鏡。
我有一個朋友是眼科主任,她說:「根據我的經驗,開學後的幾個周末,來眼科檢查的孩子比開學前只會更多,暑假對視力保護不足的問題,開學後就會慢慢暴露出來。」
孩子的視力問題,為什麼偏偏發生在「開學後」這個時間節點?
表面看,是因為新學期學習任務重了:看書、做作業、上網課,高強度用眼。
其實不然。
看似視力的問題,其實是生活習慣問題的大爆發。
危害視力的4大元兇
暑假就是一個「壞習慣集中營」,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都隱匿其中,一開學就現出了原形。
現在回想一下,暑假期間你的孩子是不是有這些壞習慣?
(1)戶外活動不足
《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戶外活動的時間才是近視發生的唯一強相關因素,眼睛接觸陽光的時間越短,近視的風險越高。「 因為自然光可以幫助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幫助感光細胞響應光的刺激,抑制眼軸生長,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而暑假裡,大部分時候天氣都很熱,很多孩子不願意出門。
再加上疫情這三年,大家已經養成「不扎堆」「少外出」的習慣,孩子戶外活動機會明顯降低,視力也隨之不斷下降。
(2)電子產品使用過度
如果說戶外活動不足是造成孩子視力下降的外因,那麼假期選擇宅家看電視、玩遊戲、玩手機,就是絕大多數孩子視力下降的內因。
《中國城市兒童戶外藍皮書》則顯示:12.45%的兒童每天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超過2小時,而到了寒暑假,這一比例激增到61.4%!
中華學會眼科分會指出:近視患者中,約63%的患者是因為藍光。手機、ipad、電腦都會發出這種光線。
雖然很多家庭對孩子的電子設備有所監管,但孩子假期可自由支配時間增多,無所事事之下便寄情於電子產品。
過度用眼的結果,必然危及視力健康。
(3)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杭州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從不玩電子產品,但檢查時發現視力已達600度近視。
她每天練習鋼琴1個小時,黑白間隔的條紋,加上密密麻麻的琴譜,長時間、近距離練琴,眼睛睫狀肌長久處於緊張的狀態,調節能力下降,便會視物不清,引發近視,
同理,孩子長時間、近距離(小於一尺)寫作業,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容易近視。
(4)糖分攝入過多
四川大學有一個女孩,近視1500度。
醫生一番問詢發現,她喜歡吃甜食,短時間內大量攝入糖分是導致她近視加劇的重要原因。
因為大量進糖在分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而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是神經功能障礙。
而且血糖含量的增加,還可能導致眼部房水、晶狀體滲透壓改變,使得晶狀體變凸,從而引發近視、使近視加劇。
不僅如此,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而眼球壁的鞏膜是需要鈣的,鈣攝入不足會降低眼球壁彈性,容易引發軸性近視。
所以,愛吃冰淇淋、碳酸飲料、甜品、棒棒糖等高糖食物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引發近視。
近視的防控,越早越好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2.7%,其中小學生35.6%,中學生71.1%,高中生80.5%,且呈現低齡、高發的態勢。
廣大中小學,已經成為近視防控的重要年齡階段。
有針對性地防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保證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中建議父母:讓孩子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參加戶外活動(主要是戶外強光暴露),近視發生率可降低10%。
所以每天在孩子放學後,讓他在樓下玩30分鐘~1小時,全天戶外活動量累計2小即可。
也可以周末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讓眼睛感受一下大自然,也讓孩子在豐富的野外活動中充分調動五官,增強注意力、創造力。
(2)學習時,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用眼時間,著名眼科醫生陶勇介紹了一個「20-20-20」原則。
即每隔20分鐘眼睛向向20英尺(約6米)以外的地方遠眺20秒,讓眼睛稍事休息。
第二個原則是關於用眼距離的,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指出,孩子學習時,要遵循「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則。
一尺:眼睛和書本的距離保持一尺(約33厘米)遠。
一拳:身體與書桌之間保持一個拳頭(6~8厘米)的距離。
一寸:握筆時,手指和筆尖保持一寸(約3厘米)的距離。
與此同時,還要提醒他頭擺正、肩放平、腰部挺直稍微往前傾,不要歪歪扭扭地學習。
(3)上網課的孩子,做好護眼攻略
這幾年,上網課成為孩子無法繞過的話題,如何減少電子螢幕對眼睛的傷害呢?
陶勇醫生給出4個建議:
一是儘可能選擇大螢幕電子產品,孩子的網課設備能用電視不用電腦,能用電腦不用ipad,能用ipad不用手機。
二是注意眼睛與電子螢幕之間的距離,孩子的眼睛應與螢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以上,距離電腦50厘米以上,距離手機30厘米以上。
三是儘量在採光充足、光線柔和的環境里看電子螢幕,孩子的學習桌不要放在昏暗、漆黑的環境里。
四是孩子眼睛疲勞時,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輕輕按摩,或者眺望遠方等。
(4)如果已經近視了,定期為孩子檢查
東莞有個小女孩,一個月內近視達到250度,除了長期近距離用眼之外,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定期檢查。
醫生說,短時間內暴漲兩百多度可能性不大,可能是之前已經有輕度近視,家長沒引起重視,所以近視發展很快。
因此建議家長們:
如果孩子已經近視,要戴合適的眼鏡減少眼肌疲勞,不戴眼鏡近視進展更快。
還要每半年帶孩子複查一下眼睛狀況,適時調整眼睛度數。
(5)學齡前,儘量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揚州有個小女孩,才2歲半就近視900度,而且不可逆!
原來,家長為了哄孩子,1歲左右就讓她玩手機,每次都讓她玩很長時間。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19)》特彆強調: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高度重視重視和保護。
兒科醫學會也提出,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和學齡前未重視視力保護有關。然而現實時,學齡前的孩子因為沒有作業壓力,自由時間較多,很多家長便將手機當做「電子保姆」遞給孩子玩。
殊不知,學齡前的孩子視力發育還未完善,視力一旦受到傷害,就是不可逆逆轉的。
所以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過早接觸電子產品;3~6歲的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超過30分鐘,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
如果孩子對電子螢幕已經上癮了,家長就要多花時間陪陪孩子了,玩遊戲、到開闊的戶外玩耍等,都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在陪孩子玩耍時,家長也要約束好自己,頻頻看手機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示範。
(6)其他
家長還要適時調整孩子的飲食情況,多吃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各種奶製品,同時多吃些穀物,以補充B族維生素。
有條件的話,3歲以後,家長要定期帶孩子進行視力檢查,每年1~2次即可,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