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還是賣?

2023-12-20   凱恩斯

原標題:買,還是賣?

12月20日,美股道指再創新高,滬指收盤新低。

大盤再次回落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LPR按兵不動,市場上分析師對於降息期待落空,我對此倒是沒有過多期待,有最好,放到明年也很合理。個人比較期待2024年的A股,期待全球宏觀經濟順風下,A股會有更好表現。當然,我不會說市場會長期向好,從歷史看,即便是牛市,也不是永續的,尤其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受限於人口結構,老年人投資股票的意願其實是下降的,要讓年輕人賺錢,股市才會有活力。

A股格力暴跌。有人問:是不是格力董小姐最近和前員工孟羽童斤斤計較,引發眾怒,大家都不買格力空調和股票了?可以確定的說,不是,這種事在輿論場上熱鬧,但並不會影響格力的盈利能力,東方甄選賺錢靠董宇輝,格力電器賺錢靠董小姐,核心銷售員沒有離開公司,鬧點輿論、新聞在投資人眼中根本不算事。

格力暴跌真正原因,是格力收購格力鈦的股權,以10.15億收購格力鈦24.54%的股權。你說格力又不是拿不出10個億,收購怎麼了?其實格力鈦還有個老名字,銀隆。就是那個董小姐看上的,後來發現是空殼,卻還是打落牙齒往肚裡咽的銀隆。

當年格力董小姐要投資銀隆,大股東不讓,這有可能是格力大股東看出了銀隆的問題,也可能是為了讓格力聚焦主業,反正董小姐在格力股東大會受挫,於是自己拉了一幫投資人投資銀隆,結果銀隆果然是個殼,2021年,格力電器通過司法拍賣拿下了銀隆3.36億股,也就是30.47%股權,表決權超過47.93%,兜兜轉轉,銀隆還是塞給了格力,之後改名格力鈦,而如今,格力要進一步擴大控股權。

投資人倒不是怕收購格力鈦的錢回不來,畢竟幾個億格力還是拿的出,投資人怕因為格力鈦收購,並表後拖累格力業績,且可能再次導致股東內部的意見分歧。

不過,我認為股東分歧很難再現,因為格力已經換主了,如今控股格力的是高瓴資本,這類資本一般不太願意深入到企業經營,且有個新能源概念對於高瓴資本來說也挺好的。而對於普通投資人,可能最擔心的還是怕被格力鈦拖累。

當前格力是一家現金牛企業,成熟期,處在消費市場,利潤和現金流都很穩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成長性。而格力的股東是不喜歡冒險的,格力股東中有很多類似於「old money」的屬性,我們說過,不同投資機構風險偏好並不相同,如果你是創投,你就找小企業去參與A輪、B輪甚至種子輪、天使輪,如果你是「耐心資本」,比如險資,你自然需要企業每年供應現金流來獲得長期回報,如果你投資的企業買了一個燒錢的資產,勢必分走本該分給你的錢,此時你當然想要用腳投票。

同樣的,其實考慮A股未來的時候,有時候我也會加入一些假設,如果中國人口結構真的趨於老齡化,如果財富大部分集中在老年人手中,他們會傾向於投資什麼?所以,雖然近些年消費、醫療板塊表現並不是很好,我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兩個板塊,且我的消費庫裡面,更多的其實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因為我的判斷是,「old money」的所有者即便投資,也會從企業長期分紅的角度來進行,每年穩定的10%以內的正收益,好過於正負30%盈虧的波動收益,所以,如果你買股票是一種交易者心態,那麼你在買入的時候考慮一件事:「未來股票賣給誰?」而如果未來接盤俠是老股民,那麼具備良好現金流和利潤的消費股和醫療股,一定是未來賣得掉的股票。當然,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