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中有大量的美元,但是中國的這種花錢方法把美國氣壞了。
在美國看來,中國僅僅在今年前4個月,就創造了高達2,556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按以前的習慣,這其中的大部分應該用來購買美債。
但實際上中國有這麼多的貿易順差,偏偏卻不買美債,反而大規模的拋售美債。我們手中的美元到底花在哪了呢?
雖然我們仍然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但持有的規模已經低至7,700億美元。
我國持續拋售美國債券,這將不可避免地打壓美債價格,導致全球更多國家跟進拋售美債。最終,美債可能只能由美聯儲和美國金融機構接手,這對美國將不利。
其實這一幕正在發生,現在僅8.1萬億的美債在外資手中,接近270,000億的美債落在了美國手中。
如今,美國需支付更多利息,按目前利率計算,美國政府每年僅支付利息就達1.1萬億美元,占財政收入的20%-25%,這情況相當嚴峻。
隨著美債利率不斷攀升,美國政府賺來的錢都不足以償還利息,這將對美債信用產生致命打擊。
所以美國非常迫切的希望我們增持美債,但實際上我們卻把美元花到了戰略物資的儲備上。
一方面,我們大規模囤積黃金。
如果美國將我們排除在SWIFT結算體系之外,或者美元體系崩潰,那麼黃金很可能成為各國之間最主要的信用工具。我們儲備的黃金越多,人民幣的信用就越高。
另一方面,我們大量儲備糧食。
讓我們先看幾組數據:202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9萬億斤,同比上一年增長1.3%,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國內大豐收的前提下,今年前四個月我國進口小麥同比增長了60.9%;前四個月我國進口玉米同比增長了6.5%。此外,前四個月我國進口大麥同比增加了124.4%。
顯然,我們手中的美元並沒有簡單的存起來,而是變成各種各樣我們所需要的大宗商品,包括糧食。未來我們還需要大量的儲備石油,鋰礦等必須的資源。
反觀美國,不但在美債上節節敗退,在全球布局上也逐步失去一些重要的戰略陣地。
傳統來說,歐洲是美國的重要戰略陣地,美國為了保持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的想辦法把歐洲打成一片散沙。
例如前幾年,在美國的暗中推動下,英國脫離了歐盟。近幾年,美國又成功地讓歐洲各國與另一個歐洲大國俄羅斯形成了敵對關係。
但是,經歷了幾年的能源危機經濟困難之後,歐洲的幾個大國開始醒悟過來了。
最近法國總統在德國發表公開講話,呼籲歐洲各國保持經濟獨立性,避免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在歐盟的前三大國家德法意中,法國是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最好的國家,正因為如此,法國現在的經濟表現也是三個國家中最好的。
今年第一季度法國的gdp同比增長高達1.3%,義大利只有0.6%,德國負增長0.9%。
有了數據的證明,直接引致德國總理率團訪問中國。
而且在美國發動的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強征關稅之後,德法意等國也在不同場合表達了不願意追隨美國的觀點。
由此看來,歐洲各國正在轉向。也許不久之後,我們手中的美元不但可以大量的買入黃金和糧食,還可以在歐洲買到我們所需要的戰略物資。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