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累嗎?
一提到學習,總是讓人覺得十分辛苦。尤其是在人生的兩大門檻——高考和考研之中更為明顯。若考研是少數人才會經歷的事情,那麼高考則是如今多數的學生們都要去邁過的那個坎兒。很多人都說,學習使人變醜。在高三的這段時光里,晚睡早起是常態,孤獨是常態,學習到深夜早起背單詞很痛苦,不能玩手機很痛苦,看著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周末一起約這約那,課間總是有那麼一批人在體育場打籃球,而自己只能在班上默默地抱著《5年高考3年模擬》複習...高三這一年,多痛苦。但是,除了高三這一年的痛苦之外,生活與工作也很痛苦。
可是有的人明明知道若自己高考沒有考出一個好的成績,可能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里,會遇到各種各樣,更多的痛苦。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吃生活的苦、工作的苦,都不願意吃高三這一年的苦呢?
致高考生們:為什麼你吃不了學習的苦,卻寧願吃生活、工作的苦?
為什麼我們吃不了學習的苦?
生活與工作的苦難很多時候可以被其他愉快的事情掩蓋過去。比如工作中被領導大訓一頓,可能下班之後大吃特吃回家睡一覺,心情自然而然就平復了。而高三的痛苦在於,你必須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與敏銳的觸感,以最好的精神去複習。生活中的苦大多數都是重複性的,堵車、吵架、沒錢..人的適應力是很強的,持續經歷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之後自然而然會習以為常得過且過,久而久之也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了。
但是學習的痛苦卻不同,每天都在接收新的知識,必須要靠我們自己主動去吸收和汲取。不像生活帶來的痛苦一樣可以逆來順受,學習更多的是一種「尋找」痛苦,所以你不能像生活中的痛苦一樣麻木地過,而是需要面對更多各種各樣的挑戰和目標。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在選擇到底要吃生活的苦還是要吃學習的苦。更多的是選擇了眼前的短期歡愉,而放棄了長期的自我價值體現。學習的痛苦是非重複性的,很多人承受不住這個痛苦,選擇了眼前的短期歡愉,而因此放棄了未來。
致高考生們:為什麼你吃不了學習的苦,卻寧願吃生活、工作的苦?
這個理論很簡單,大家都懂,但是能做到的,寥寥無幾。
打個比方說,早上下午都在教室里上課、複習,很累,回到宿舍立馬癱在床上刷刷微博。一不小心看到王者榮耀又更新啦又出新皮膚啦,自己喜歡很久的皮膚終於可以買到啦。但是根據自己的複習安排,晚上本應該要背一個小時英文單詞,但又想到自己白天複習了這麼久,會猶豫到底要不要上線買一下。
理智告訴你不要玩遊戲,但是你卻做了。上線買了皮膚覺得超好看,然後開了一把遊戲。
然後就停不下來了。
這就是短期歡愉..
等到第二天早上回到教室的時候,看到別人都在努力學習聽講,突然反省過來昨天居然玩了一晚上。然後努力複習,回到宿舍..又開始有小心思了。
這就是一個奇怪的循環,有人習慣了選擇短期利益,然後開始惡性循環..積懈怠以至深淵。0.99的365次方僅僅只剩下0.03,每天選擇一次短期歡愉,最終將永遠失去長期利益。
致高考生們:為什麼你吃不了學習的苦,卻寧願吃生活、工作的苦?
沒人喜歡自討苦吃,如果我們能通過短期的痛苦來獲得長期的歡愉,何樂而不為?
學習其實並不苦,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了挑戰心和受到外界誘惑而沒辦法堅持的心。
生活其實並不苦,苦的是那個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 這所「雙非」大學不錯,被稱為「審計界黃埔」,就業率很高
在我們中國,評判大學實力強弱的標準就是看學校是否是985高校,如果不是985高校的話,再看看是否是211高校。很多學生報考大學就是奔著985,211學校去的。所以在高中的時候拚命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考進985,211高校。不過能考進這類高校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只有成績頂尖的學生才能考進。
在我國眾多高校中,分部屬、省屬、省部共建等,其中部屬高校是其中的「香餑餑」,很多部屬高校都是「985、211」高校,實力雄厚。比如工信部直屬的哈工大,教育部直屬的北京大學。像知名的985、211高校,實力強但也競爭力極強,而且對分數要求也很高。但也有一些「雙非」的優質大學。
這所「雙非」大學不錯,被稱為「審計界黃埔」,就業率很高
南京審計學院--中國審計的最高學府,在審計學領域,清華北大都不敢與之爭鋒。南京審計學院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兼有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全國審計系統、金融系統幹部培訓的基地。學校的學科實力非常強大,特別是其赫赫有名的審計學專業,該專業同學每年的就業率達100%。
學校始建於1983年,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07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共建高校,201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學校設有21個專業學院(教學部),33個本科專業(其中,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有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建校30多年來,為我國審計人才培養和審計事業的發展做了突出貢獻,被業內稱為「審計人才的搖籃」、「審計界的黃埔」。該校生源質量、就業率、薪酬等在江蘇省內高校中表現都非常不錯,近幾年該校投檔線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截至2015年1月,南京審計大學占地面積2178畝,建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設有18個院(部),擁有29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15237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4094人,碩士研究生243人,留學生90人。是一所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財經類院校。
這所「雙非」大學不錯,被稱為「審計界黃埔」,就業率很高
南審雖然不是211,也不是985,但作為中國審計第一名校,高考錄取分數線向來很高,超過很多211工程大學。畢業生行業流向相對穩定,進入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在10%左右,進入國內外各類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占70%以上。知名企業如: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石油、中石化、四大國有銀行、萬科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