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賭協議「壓身」,賺錢能力下降,阿寬食品的IPO還經得起幾次「暫停」

2023-04-14   快消

原標題:對賭協議「壓身」,賺錢能力下降,阿寬食品的IPO還經得起幾次「暫停」

文丨李歡歡

賺錢能力持續下滑,對賭期限又步步「緊逼」,阿寬食品的IPO之路顯得迫在眉睫。

審核中止,對賭壓力加大

阿寬食品的IPO之路,再一次按下了暫停鍵。

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正在衝刺主板上市的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上市審核在3月31日被中止。中止原因是,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初,阿寬食品才更新了招投書,公司最新審計的財務數據截止到2022年9月份。對此,有業內人表示,材料被判定過期應該跟剛剛實行的全面註冊制有關。新標準之下,發行人需要提交最近一年的經營數據。目前,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即將披露完畢,阿寬食品也需要更新全年的財務數據。

雖然,中止審核稱不上一個大障礙,發行人只需按要求補交材料即可,但每一次暫停都意味著上市周期被拉長,這對於接受過多輪融資、且有對賭協議在身的阿寬食品來說,顯然是「煎熬」。況且,從2021年12月首次遞交招股書至今,阿寬食品已更新了三次材料。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的32名股東中,有16名機構股東,這些機構的進入時間大多數集中在2020年,也正是阿寬食品「起飛」的時間。

主營方便速食業務的阿寬食品在2020年吃到了疫情紅利,營業收入實現大幅上漲。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阿寬食品的營收分別為6.31億元、11.10億元、12.14億元,同比增長49.54%、75.89%和9.40%,3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65%。同期,康師傅、統一中國的增速分別為6.04%和5.85%。

隨著阿寬食品從寂寂無名一躍進入內資品牌前三,各路資本也蜂擁而至。2020年是阿寬食品密集實施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的一年,涉及資本約3億元,參投的機構包括業內知名的高瓴創投、茅台建信、同創偉業等。

資本的追捧,使得阿寬食品的估值也跟著水漲船高。2020年2月融資時,阿寬食品估值6.6億元,到12月再次融資時估值已達到39.2億元,短短10個月,公司估值漲了32.6億元。

估值飆升的背後,阿寬食品承受著相當大的對賭壓力。招股書披露,上述十幾家機構在注資時,均與阿寬食品及公司控股股東陳朝暉簽署了對賭協議,涉及條款包括IPO受理時間,及受理後的上市期限。

具體包括,其一,公司IPO要在2022年6月底前IPO被受理,隨著阿寬食品2021年12月首次提交招股書,這項對賭協議也隨之解除。其二,如果公司在IPO受理後4年內未能成功上市,機構有權要求阿寬食品或陳朝暉按照約定價格回購股份。

如今,距離首次遞交招股書已過去一年多時間,阿寬食品更新三次材料後,上市前景依舊不夠明朗,而其面臨的外部環境則更加棘手。

首先,在全新註冊制下,公司需要按照新的規則來申報上市。根據主板新的上市條件,公司最近三年的累計凈利潤不能低於1.5億元,最近一年的凈利潤不低於6000萬,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累計不低於10億元。從阿寬食品公布的財務數據來看,目前第一項、第三項均已達標,第二項還未可知。此前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是4895.32萬,目前,只能待2022年全年財務報告完成、且凈利潤達標後再次申報。

另一個外部壓力來自坊間流傳的「紅黃燈」制度,阿寬食品所在的品類屬於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大眾消費企業,被劃分為黃燈行業,上市或面臨受限。雖然,制度以網傳形式出現,官方並未形成定論,但也未給予否認。這無形中給涉及到的企業帶來了更大壓力。

關於何時更新上市材料及下一步的上市計劃,快消君向阿寬食品發送了詢問郵件,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紅利結束,賺錢能力下降

除了對賭壓力,阿寬食品的業績壓力也越來越大。行業紅利過後,營收增速、毛利率、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出現明顯下滑和波動。

較2019年、2020年超50%的增長率,阿寬食品2021的營收增速已大幅放緩至9.40%,2022年前三季度進一步降至3.39%。凈利潤波動更加明顯,2021年一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與此同時,阿寬食品的毛利率也呈下滑態勢。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6.22%、29.31%、27.37%和29.29%。對此,公司解釋稱,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逐步緩和,終端市場消費需求回歸常態,公司為加快市場布局和渠道建設,加大對各類渠道客戶的扶持力度所致。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略有回升,系成本壓力之下,公司調整了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所致。

與康、統、白象等傳統速食品牌不同,阿寬食品對線上渠道的依賴較大,大單品紅油麵皮的火爆也得益於線上流量的帶動。從2019-2021年,公司線上渠道收入分別為3.08億、6.61億、7.43億、營收占比分別為50.46%、61.34%、63.30%。同期,電商渠道服務費分別為2342.9萬元、5646.39萬元、6673.4萬元,呈持續走高的態勢。

不過,燒錢換來的增長終究不可靠。2022年上半年,隨著阿寬食品在電商渠道投入的減少,其自營店鋪的活躍用戶、復購用戶、人均消費金額、訂單總金額均出現明顯下滑,不及2021年全年的三成。

隨著線上流量見頂,阿寬食品也在謀求搭建更穩固的線下渠道。2022年上半年,雖然線上渠道投入減少,但公司整體的銷售費用率仍在增長,更多的費用應該投向了線下。而線下一向是康統的天下,費用投入效果不會那麼快起效,這點也很明顯地反應在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數據上。

對阿寬食品而言,公司毛利率低於行業水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代工業務規模在擴大。從2019-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的代工收入分別為0.68億元、1.5億元、1.42億元和0.84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11.18%、13.92%、12.08%和13.76%。

去年,麻六記的火爆,讓阿寬食品的代工業務再一次受到業界關注。可代工業務看似紅火、不用為終端銷售發愁,但毛利率偏低。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其貼牌代工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19.5%、19.06%、17.59%和17.32%,利潤空間小、且有下滑趨勢,嚴重拉低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水平。

一邊是毛利率持續走低,另一邊銷售費用又在不斷上漲,由此帶來的是公司凈利潤的波動。從2019-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的凈利率分別為3.7%、6.9%、4.6%和5.9%,而前述公司與機構股東簽署的對賭協議中,約定的股份回購價格為增資價格的年化8%。一旦公司上市不成功,相當於近幾年一直在為機構打工。

顯然,在賺錢能力持續下滑的當下,加快上市或是阿寬食品擺脫壓力和困境的唯一途徑。當然,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在高估值基礎之上,即使公司未來成功上市,那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破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