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速60公里到300公里,這兩個地方是如何告別「蜀道難」的?

2019-07-30     山西新聞交通頻道

從川漢鐵路的百年夙願到新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從步履蹣跚的成渝老線到風馳電掣的成渝高鐵,從最初時速60公里到現在時速300公里,甲子輪迴間,成渝間鐵路幹線傾注了一代代鐵路人的心血和汗水。

1

成渝鐵路:時速60公里

1952年7月1日

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

建成的第一條幹線鐵路

全長505公里

運行時間約10小時

實現了成都、重慶之間朝發夕至



慶祝成渝鐵路渝內段通車典禮


人民群眾慶祝成渝鐵路通車

成渝鐵路途經

簡陽、資陽、資中、內江、

隆昌、永川、江津等地

既推動了西南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又圓了西南地區民眾

近半個世紀的出行夢想



成渝鐵路線路圖



成都車站老照片



昔日的簡陽站字牌


旅客在資陽老站台排隊上車



資中站台老照片


重慶站老照片

成渝鐵路是

新中國自行設計施工

完全採用國產材料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紀念成渝鐵路修建而發行的郵票


紀念獎章


成渝牌香煙


成渝線客運職工在為旅客送水


簡陽站貨運職工給託運貨物過磅

成渝鐵路的建成通車

改變了成渝地區的交通格局

新中國初期成都、重慶乃至

整個西南地區國民經濟的恢復

都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成渝鐵路(成—內段)電氣化通車慶祝典禮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

成渝鐵路全線運輸能力已趨飽和

迫使大批生產企業「以運定產」

成為制約四川經濟發展的突出薄弱環節


電氣化鐵路

為解決客貨運輸困難

1980年3月

成渝鐵路電氣化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1987年12月24日

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

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完工

並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上世紀80年代成渝鐵路上的綠皮車

成渝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運行後

年運輸能力

由過去的610萬噸提高到1300萬噸

相當於新修了一條成渝鐵路

2008年

成渝鐵路年運輸貨物達到9004萬噸

相當於最初修建時的近15倍


現在,成渝線上的「小慢車」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至今成渝鐵路仍是

聯繫成都與重慶

及其所輻射的川西川東地區

重要交通幹線

2

成遂渝鐵路:時速200公里

2006年5月1日

成渝之間第二條鐵路客運通道

成遂渝鐵路建成通車

成渝列車改道遂渝、達成鐵路運行


曾經的成渝雙層列車

開行的雙層設計的城際列車

運行時間縮短至4個半小時

比老成渝鐵路運行時間縮短5小時43分

與當時乘坐成渝高速公路大巴到重慶

所需的時間相當


成遂渝鐵路上的「先鋒號」動車組


一年後

成遂渝鐵路開行「先鋒號」動車組

列車最高時速達到160公里

成渝兩地鐵路運行時間減少1個小時

兩地單程的時間壓縮到3個半小時

雙城生活初顯雛形


「和諧號」動車組駛入成都站

2009年9月27日

最高時速達到200公里

「和諧號」動車組列車

在成遂渝鐵路開通運營

成都與重慶之間的時空距離

被壓縮至2個小時

每日7對動車

日均運送旅客約5000人

密集的車次

寬敞舒適的乘車環境

節節攀升的列車速度

讓許多人選擇成為「動車一族」

雙城生活已然成形


成遂渝鐵路

進一步增強了重慶和成都

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

對促進成渝經濟區發展

拉動內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同時它也是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

重要組成部分

促進了川渝地區

華中、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

經濟文化交流

3

成渝高鐵:時速300公里



停靠在成都東站的成渝高鐵動車組


成渝高鐵開通首日的動妹合照


工作人員向乘坐首發車的旅客贈送紀念品

2015年成渝高鐵通車

西南地區迎來

首條300公里時速高鐵列車



時速300公里,旅客紛紛拍照記錄

運行時間僅為1小時27分鐘

成渝之間從此真正邁進「高鐵時代」

成渝高鐵動車

從開行初期的單一動車組車型

到每日固定開行18對動車

日均運送旅客突破3萬人次


乘務員為旅客服務

這條高速鐵路

拉近的不只是時空距離

更增加了兩地民眾心理認同感

「雙城生活」變為「同城生活」

乘務員整理座位

駛入車站的成渝高鐵動車

成渝高鐵作為

連接川渝經濟帶的鐵路交通走廊

連通了西部兩個中心城市

沿線經濟重鎮

「一帶一路」建設

提升成渝經濟區合作走廊的價值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客欣賞窗外風光

在巴蜀大地

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成渝高鐵

三條鐵路穿群山、越溝壑、跨平川

成為新中國交通變遷的生動縮影

它們必將推動西南這片熱土的

經濟社會發展

實現再次騰飛

(人民鐵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OryRGwB8g2yegNDS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