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聘任制也是一把雙刃劍

2019-07-29     呈貢中公教育

目前,我國公務員有選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三種類型,委任制公務員的占比非常高,而聘任制公務員的占比卻很小。委任制公務員只要工作不犯嚴重錯誤,就能一直干到退休,是人們眼中的「鐵飯碗」。也正因為如此,在傳統觀念中,進入公務員體系就意味著穩定的身份,以及較為優厚的福利供給。

然而,也正是因為人們眼中的這種「穩定」,導致公務員隊伍缺乏「活力」,而在旱澇保收卻又缺乏退出機制的情況下,使得公務員隊伍客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出工不出力、混日子現象,影響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效率。而聘任制度設計的初衷,正在於打破僵化的公務員進入與退出機制,改變人才無法吐故納新、政府部門工作作風改進難等問題。因此,聘任制公務員自試點開始,便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

從公眾關注的焦點來看,除了「高薪」引發熱議之外,更多的還是期待聘任制能夠發揮「鲶魚效應」,打破公務員的「鐵飯碗」,打破終身制的頑疾,讓公務員隊伍也引入「退出機制」等等。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可以說,公務員聘任制不僅是我國公務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創新,也是克服現有制度弊端,激發體制活力的重要手段。


雖然公務員聘任制是一項好制度,但綜合國內多地的試點情況看,其激發公務員隊伍活力的「鲶魚效應」並不明顯,有的試點城市多年來受聘公務員從未被辭退,聘任合同形同虛設。這一點,在深圳似乎已有體現,據此前媒體報道,深圳試點公務員分類改革後的幾年內,4萬多名公務員中聘任制超過了3200名,但無一人被解聘。儘管深圳方面解釋稱,這些聘任制公務員均屬於優中選優,考核合格。但是,公眾的擔憂並非多餘。

更為關鍵的是,相對於委任制公務員招錄的「逢進必考」,聘任制公務員的招聘無疑自由空間更大,個別人通過聘任制進行「蘿蔔招聘」,轉而變成委任制,最後實現公務員身份的「曲線救國」,這理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隨著聘任制公務員範圍與數量的擴大,對聘任制公務員的招聘、管理、出口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明確。一方面要加強對招聘全過程的審核與監督,提高透明度;另一方面,要針對聘任制公務員的工資增長機制、轉任委任制職級等重要環節出台實施細則,在嚴把入口的同時暢通出口,加強日常管理考核,重視結果運用,讓不符合任職條件的人員儘快退出,整個幹部隊伍才能真正「活」起來。

由此可見,公務員聘任制也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其變成只對社會有好處的「單刃劍」。(文/丁恆情)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OL6QWwB8g2yegNDFj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