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婆媳關係」不好,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母心裡要有數

2019-06-30     尼莫媽媽育兒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表姐是一家大醫院的護士,平時工作忙,無暇顧及孩子,就和丈夫商量著讓婆婆來帶孩子。可是婆婆來了之後,表姐始終開心不起來。

表姐再三強調不要給孩子吃零食,要讓孩子按時吃三餐。

但表姐的婆婆不以為然,照樣一天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零食,表姐有天回家看到垃圾桶里都是一些垃圾食品的包裝袋,而飯桌上孩子碗里的飯菜基本上沒動過幾口,她把孩子抱過來,發現孩子嘴裡還含著一顆糖,火就蹭地往上冒:"媽,寶寶腸胃不好,不要再給他吃亂七八糟的零食行不行,小孩子不吃飯怎麼長高啊?"表姐的婆婆當下就不樂意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孩子難哄,不給他吃糖,哭得哇哇叫你捨得?小孩子吃啥都會長高,我都養了這麼多個孩子,肯定比你有經驗。"每次討論養孩子問題,兩人都不歡而散。

表姐出於工作原因特別注重衛生,一直使用公筷夾菜或另外用碗盛湯喝,但每次婆婆直接用自己的勺子就著大盆湯喝,表姐看著頭就疼。婆婆還經常用嘴嚼爛肉丸子然後再吐出來喂給寶寶吃,表姐頓時什麼胃口都沒有了,她覺得這樣很不衛生,而婆婆覺得表姐是在故意挑事,嫌棄她不幹凈。兩人都認為對方無理取鬧,經常吵吵鬧鬧,把孩子嚇得在一旁直哭。

什麼樣的"婆媳關係"是不好的?

  • 聽起來就很感動很美好的"母慈女孝"型。

媳婦把婆婆當成媽,隨意向婆婆抱怨和發脾氣;婆婆把媳婦當成可以隨便教訓的女兒,在外人面前不給媳婦面子。這種就是典型的拎不清,沒有情商的表現。黃菡老師在《非誠勿擾》中說過:"婆婆沒有生養你,你們是因為一個男人走到了一起,只是互相尊重就已經很不錯了。"婆婆不是母親,她沒有道德義務去照顧你的情緒去遷就你去哄你,把婆婆當成發泄情緒的垃圾桶是對婆婆的不尊重。人心都是偏的,絕大部分的婆婆肯定會偏疼自己的女兒,一旦你自動帶入母女型的婆媳關係,你就不可避免產生心理落差,甚至可能會鬧小情緒。當然,你是父母嬌養了20幾年的寶貝,讓你結婚不是為了把你送上門任人欺負的,婆婆於你沒有養育之恩,她當然也不能像訓斥自己的女兒一樣肆無忌憚地責備你。所以"母女型"的婆媳關係不適合當代大部分家庭,有一定距離,互相尊重的婆媳關係會令人更加舒適。

  •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仇敵型"。

身為一個母親,看到自己辛苦養大的寶貝兒子對另一個女人溫柔呵護,眼裡眉間都是可見的溫柔體貼,心裡肯定或多或少會發酸。可是當你歲數大了,你連照顧自己都覺得力不從心,多一個人去喜歡去陪伴去照顧自己的兒子有何不可呢?把媳婦當成外來入侵者,一味地挑媳婦的不是,只會把兒子推得越來越遠,會讓工作了一天本就疲憊的兒子覺得更加煩悶。身為兒媳,婆婆是你愛人的母親,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你優秀的愛人,婆婆辛苦了大半生,現在是時候讓她享清福了,實在不應該跟她吵架鬧彆扭。將心比心,你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媽媽被媳婦壓得死死的,一大把年紀的人還得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吧,所以,儘量對婆婆好一點。

  • "婆媳關係"不好,為什麼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行為

兩個人在戀愛期間或許真的只是彼此之間的事,但一旦結婚了,就不再只局限於兩個人的事了,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婆媳關係真的值得好好去研究一下,因為,"婆媳和,全家和。"媳婦又稱"新娘",原本家裡就有娘了,又來了一個,如果關係處得不好,二者頗似同住一座山裡的兩隻老虎,互相看不順眼。

婆媳之間的矛盾絕大多數是因為家裡的孩子。婆婆自己有著多年養育孩子的經驗,覺得媳婦太年輕了,很多時候不懂事,所以她習慣按照自己傳統的養育孩子方法去照顧孩子,婆婆容易對孫子一輩心軟,無條件溺愛,疼愛與溺愛的界限被模糊掉而不自知又聽不進去他人的意見;

與此相反,媳婦接受的是新時代的教育,有著自己的一套育兒理念,覺得孩子應該按照她的方式來養,且媳婦可能更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的思想;舊與新的育兒理念碰撞,包辦與獨立的思想碰撞,導致了針鋒相對的局面,媽媽會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說婆婆的壞話,讓孩子不要跟婆婆學;婆婆也會在孩子面前冷嘲暗諷媽媽啥都不懂;夾在中間的孩子會感覺到來自雙方的雙重壓力,會覺得疲憊壓抑,會想要逃離這個打著愛的旗幟卻處處讓他左右為難的怪圈。

生活在一個矛盾重重的家庭,婆婆和媽媽忙著挑對方的刺,早就忽略了一旁的孩子,孩子已經忘記了愛是什麼,他從媽媽那裡感受到了媽媽對婆婆的無禮,他從婆婆那裡感受到了婆婆對媽媽的不喜,他逐漸變得麻木冷漠,也不會想著去勸說雙方化解矛盾,只會覺得心煩意亂,厭惡地把這糟心的爭吵隔在門外。媽媽與婆婆沒有處理好彼此的關係,遇事只會大聲爭吵,語言攻擊等行為,會無形中使孩子不能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

孩子遇到問題也不會想著心平氣和好好解決問題,反而咄咄逼人各種刺激對方,甚至可能引發一場血案。原本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句溫柔的抱歉,一個和解的擁抱就能化解的衝突,硬是被無限放大,導致了不可挽回的場面。

怎樣處理好婆媳關係?

1.相互尊重與諒解。婆婆畢竟有著多年的生活閱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媳婦多去和婆婆交流育兒心得,不僅會拉近距離,也會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識。時代不同,一直套用過去的模板的做法已經不可取了,該捨去的要捨棄。婆婆要學著看到媳婦的長處,尊重媳婦,媳婦提的意見也要虛心接受,不要仗著自己是長輩對媳婦指手畫腳。互相糾正對方的不足,互相學習,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一致,促進家庭和諧發展。

2.不在他人面前吐槽。"家醜不外揚",內部矛盾建議還是內部解決。吐槽一時爽,被搬運火葬場。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被婆婆知道媳婦在別人面前吐槽自己,婆婆對媳婦的形象肯定會大打折扣,甚至貼上了不好的標籤。而媳婦知道婆婆在他人面前抱怨自己,肯定也會覺得婆婆做人不厚道,對婆婆也不會太盡心盡力。

3.逢年過節給婆婆準備禮物。老人總是嘴上說不要亂花錢,但是心底還是想要收到禮物的。當媳婦的聽到婆婆說不要什麼禮物時,千萬不要當真,記得揣度著婆婆的喜好去挑禮物。婆婆收到禮物,自然能感受到媳婦的心意,就會覺得自己是被在乎的。當婆婆感受到媳婦的好之後,在日常生活中,她就捨不得為難自己的兒媳婦了。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四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Nzd0mwBJleJMoPMA9_0.html